13.5个月,女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A、颅骨软化B、方颅C、前囪增大D、腕踝部膨犬E、肋骨串珠和肋膈沟答案:A1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最早出现的骨骼改变是A、方颅B、颅骨软化C、肋骨串珠D、鸡胸或漏斗胸E、手镯或脚镯答案:B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的骼改变往往6个月表现为乒乓颅、颅骨软化,6月龄表现为方头,严重时呈鞍状或十字形及肋骨串珠,手、足镯,鸡胸,严重膝内翻(0形)或膝外翻(X形)。即最早出现的颅骨改变为颅骨软化。15.为预防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小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为A、~IUB、~IUC、~IUD、~IUE、~1IU答案:B解析: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简便而有效的措施。一般维生素D每日需要量为IU。2岁以后小儿生长发育减慢,户外活动增多,饮食多样化,一般已不需要补充维生素D制剂。如果饮食中含钙丰富不必加服钙剂。16.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B、提倡母乳喂养C、足月儿生后2周即应补充维生素DD、每日补充维生素DIUE、及时添加辅食答案:D解析: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自限性疾病,一旦婴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户外活动,可以自愈。此外对于小儿要及时添加辅食、给予母乳喂养。现认为确保儿童每日获得维生素DIU是治疗和预防本病的关键。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胎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1U/d,3个月后改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1U/d,补充至2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