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误治
小儿推拿临床中,你是否也这样?
总觉得自己辨证很准确,奈何效果不佳
明明推拿很认真,但临床反馈却不理想
你疑惑不解,开始质疑自己?
甚至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行业
不知“异常体态”主病致误
在临床中,往往会遇到“异常体态”,本质与现象的不一致。要通过现象看清本质,这样才不会被病的现象所迷惑,作出正确的诊断。
比如,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身大寒,反不欲得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种临床表现症状与疾病性质不一致很容易发生误诊。古代名医“喻嘉言治徐国珍一案”就是不知“异常体态”主病致误的病案,借此给大家启发!
案例
患者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燥,门牖(yǒu,意为窗户。)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要求入井。表面看来一派热象,一医者急欲治以承气汤。
喻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见其索水到前又置而不饮,乃曰:“是为阳虚欲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认为徐氏的病是真寒假热证,处方用大温大热之剂,二剂热退而安。
---《喻嘉言医案》分析
本案诊为真寒假热证。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
诊断的难点在于患者有“身热目赤”、“要水喝”、“异常烦躁”、“睡在地上”、“要求下到井里凉快”、“脉洪大无伦”等热象,很容易诊断为热证。当时在场的医者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着急忙慌地给患者用苦寒药“承气汤”祛热凉血。
但是,喻嘉言不愧为一代名医。他在分析案例时发现有很多矛盾点。如“脉洪大无伦”但“脉重按无力”,这是中虚无力的表现;“索水到前”却又“复置不饮”。明明渴得不行,要水喝,水放在跟前却又不想喝,这些症状又是虚寒的表现。
喻嘉言没有被假象所惑,他透过现象看本质,诊断徐氏为是真寒假热证,是“阳虚欲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形成的,避免了误诊误治,拯救了患者。
反思
这是一则望诊不知“异常体态”案例,差一点把寒证误诊为热证。当时的医生就是因未注意到患者“索水到前”却又“复置不饮”、“脉洪大无伦”但“脉重按无力”这些细节的“异常体态”,导致辨治失误。
在临床中,我们也往往遇到过这样的“异常体态”。明明是大冬天,却头冒大汗;明明是高烧不退,却不愿喝水。这些特别的体态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清楚这些症状背后的实质,否则,就会延误治疗时机。
临床技能提升
望形态为望诊内容之一。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故诊察形体强弱、高矮、胖瘦的不同,姿态动静等的各异,可以揣测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如瘦长者多阴虚阳胜,矮胖者多阳虚阴胜。
如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如鸡胸、龟背,多属先天禀赋不足。
胸如桶状,多为伏饮积痰。
单腹肿大四肢瘦,为鼓胀。
如面唇指趾颤动,属热盛动风或血虚阴亏。
四肢抽搐,颈项背强直,多见肝风内动或热盛动风。
如畏缩不欲去衣,是恶寒,为表寒或里寒证;
如欲揭衣被,是恶热,为表热或里热证;
如卧而蜷曲,喜向里,多为阳虚寒证;
如卧而袒露,喜向外,多为阳盛热证;
如坐而喜伏,多为肺虚少气;
如坐而喜仰,多属肺实气逆。
HAPPYNEWYEAR
扫码即可下单收假后第一时间安排发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