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科助理医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关于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导学汇总

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零风险保过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概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改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二、病因三、临床表现

①初期:   多见于6个月之内。   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枕秃等。   无骨骼改变。②激期:骨骼改变+运动落后+智力发育迟缓。   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乒乓球感   方颅多见于7-8个月;   前囟门增大,闭合延迟;   出牙延迟,可以迟到1岁,有时顺序颠倒,牙釉质缺乏并有龋齿。

1岁左右:   肋骨串珠:又称为佝偻病串珠,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   肋膈沟:膈肌附着部位的肋骨长期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一条沿肋骨走向的横沟,称为肋膈沟;   鸡胸及漏斗胸:第7、8、9肋骨与胸骨相连处软化内陷,致胸骨柄前突,形成鸡胸;如胸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可形成漏斗胸。   还可出现脊柱侧弯;   肌张力降低,腹胀;   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明显;X线长骨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样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

③恢复期:   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步减轻;   血清钙磷浓度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需要1-2个月恢复正常,骨骺X线在治疗后2-3周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带。④后遗症期:   婴幼儿重症佝偻病遗留不同程度骨骼畸形;   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   没有临床表现;   血生化正常;   骨骼干骺端活动性病变不复存在。

四、诊断

血清25-(OH)D3早期即明显下降,正常值10-60ng/ml,当<8ng/ml即为维生素D缺乏症。

五、治疗与预防

①口服维生素D为主,治疗量-IU,1个月改为预防量。预防量IU每天。②新生儿出生后2周给生理量IU/天,到2岁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每天给予IU/天,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kuaik.com/jxjz/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