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怎么挑肥的
螃蟹
挑:蟹肉肥美、营养丰富,招远人常吃的螃蟹一般都是梭子蟹。选好的蟹子是有讲究的:①看公母,公的腹部是三角形而母的是半圆形的,这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喜欢吃膏就选母的,喜欢鲜甜蟹肉的就选公的;②看背部,蟹壳呈褐色或紫色,且坚硬,纹理清晰有光泽的为佳;③看活力,可以将其翻过来,能迅速翻身说明非常健康,如果不能翻身说明生命力不强;④看腹壳的软硬,用大拇指去挤压,硬的说明肉质肥厚;⑤看蟹足,蟹足和躯体连接紧密,提起蟹体时蟹足坚硬,不松弛下垂的最肥满;⑥掂重量,如果两个相同大小的,用手掂量一下,哪个重哪个肉就多了。爬虾
挑:①看它在水中的游泳速度和频率,速度越快频率越高,说明越鲜活;②捏虾爬子头,越硬越好;③看其腹部的鳃,鳃越白说明越新鲜;④看重量,同样大小重量越大越好。
辨别公母:母虾腹部靠近头颈的位置有三条乳白色的横线,透过灯光可以看见母虾背部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实线,这是红红的虾子映衬出来的颜色,而公虾通体一种颜色。海虾
挑:买虾时要特别注意辨别新鲜程度。新鲜的虾呈青白色(雌虾)或蛋黄色(雄虾),除此之外还有:
①养在水里的活虾,用网子去捞时游的越快的越强健越新鲜;
②看色泽,虾壳硬,有光泽的是肉质比较鲜美的;
③看壳与肌肉之间紧密程度,鲜虾这两者之间是非常紧实的,不易用手剥开,但如果是久置的虾很容易用手就会剥开了;
④静静观察,鲜虾会时不时有气泡吐出,说明有正常的生命呼吸;
⑤闻味道,虾有一种腥味,越腥说明越新鲜,但不是腐烂的霉味,如果已经产生异味,就不新鲜了。鱿鱼
选鱿鱼记住三大挑选原则,看体型、体表和肉质:
①看体型,质量好的鱿鱼一般体型完整坚实,不易扯断;
②看体表,好的鱿鱼体表面略现白霜;
③看肉质,鱿鱼肉肥厚,呈粉红色半透明的就是好鱿鱼。扇贝
挑:选择扇贝的时候一般选外壳颜色比较一致,并且有光泽、大小均匀的扇贝。如果扇贝养在水中,新鲜的贝壳会一张一合活动;如果扇贝没在水中,可以用手拍一下壳,贝壳马上闭合,就证明扇贝是活的。
在繁殖季节,还可以辨别扇贝公母。公扇贝有乳白色、月牙形的膏,母扇贝则是橘红色、月牙形的黄儿。
口感上有啥不一样呢?老渔民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公扇贝就象是猪身上的瘦肉,而母扇贝则象肥肉。鱼
挑:别鱼是否新鲜,关键是看鱼的体表和鱼鳃:
①看鱼眼睛,眼膜健全、透明清亮的是鲜鱼,不新鲜的鱼一般眼膜有血丝,眼珠不突出;
②摸鱼身,新鲜的海鱼体表没有伤痕,不畸形,没有不明粘液;鳞片紧实,鱼肚不破。掀开鱼鳃看一看,新鲜鱼的鳃是鲜红的,若鳃已发白、有许多黏液,说明鱼已经死很久了;
③看鱼腹,腹部没有异常突起的是新鲜的;
④挤压鱼肉,挤压后鱼肉凹陷迟迟不反弹的说明不新鲜;
⑤闻味道,鱼确实有鱼腥味,但鱼臭掉的味道却和腥味明显不一样,仔细闻一闻吧。海蜇皮
挑:①看颜色,优质的海蜇皮呈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感,无红斑、红衣和泥沙;
②观肉质,质量好的海蜇,皮薄、张大、色白而且质坚韧不脆裂;
③闻味道,用盐和矾经传统工艺加工后的海蜇气味独特,无腥臭;
④看个头,海蜇头以个大、浅黄色、水分大、脆嫩、泥沙少为上品;
⑤尝口味,将海蜇放入口中咀嚼,有嚼劲、能发出“咯咯”声的是上等的,而吃起来像塑料的是不好的。
新鲜海鲜怎么吃
1、蛤蜊:不加水干锅煮
一点水也不加,干锅煮,开锅不多会儿就能听到‘啪啪’开口的声音,不要打开锅盖,等个三分钟到五分钟,这样做出来的蛤蜊肉很嫩。
2、海蛎子:开锅后蒸三分钟
将海蛎子放到蒸锅的箅子上蒸熟,水开锅以后再蒸三分钟。值得一提的是,海蛎子大小影响蒸的时间,个头大的海蛎子蒸的时间须延长1分钟。
3、海螺:煮海螺必须加水
煮海螺必须要加水,一般两斤海螺加一碗水。开锅后滴上两三滴食醋或香油,这样螺肉会很容易挑出。看到海螺的螺头略微探出身来,就能出锅啦!
4、爬虾:蒸时间比贝类久
爬虾一般的烹饪方法也是蒸,无论大的小的,蒸制的时间都是开锅以后七八分钟。
5、螃蟹:螃蟹肚子一定要朝上
为防止蟹黄流出来,螃蟹肚子一定要朝上!开锅以后蒸十分钟左右,看到螃蟹完全由青变红就可以出锅。
6、八带鮹:头和爪子分开煮
八带的头和爪熟的时间不同,如果一起下锅很可能头才刚熟,爪已经老得咬不动,因此头和爪最好分开煮。先把头切下来下锅煮,七八分钟以后,再把爪放到锅里煮五六分钟,这样口感就会很脆。
7、海鱼:蒸鱼最好用旺火
适合清蒸的鱼有,牙片鱼、黑头鱼等。清蒸前需在鱼身上改刀,可放一些花椒和盐调味。蒸鱼需要火旺一些,用旺火蒸,开锅后继续蒸五六分钟,肉质最鲜嫩。
附:蒸煮海鲜开锅后还需多长时间(时间表)
序号海鲜名称开锅后还需时间(分钟)1海螺两分半钟2小海螺一分半钟3海蛎子3分钟,个大延长半分钟4扇贝3分钟,个大延长半分钟5蛤蜊3至5分钟6虾虎7至8分钟7螃蟹10分钟8八带头12至14分钟,爪5至6分钟海鲜的禁忌有这些
★海鲜煮不熟含细菌。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
★死贝类病菌毒素多。贝类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所以,贝类最好买活的,现买现吃!
★海鲜啤酒同食惹痛风。虾蟹等海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而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病症。
★海鲜水果同吃会腹痛。如果与柿子、葡萄、石榴、山楂同吃,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吃海鲜后喝茶长结石。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在海边长大的人都知道,赶海首先要了解的潮汐时间,那么在龙口赶海,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赶紧来看看吧!下面说说赶海那些事
对靠海吃海的龙口人来说,
赶海是在玩“收获”的游戏
高大上的说法是去赶海拾贝享受大海馈赠
最通俗的说法是赶海、拾海货=白捡钱
赶海能赶到什么东西? 这个就有点难回答了,因运气、时间的不同,捡到的东西也是不同哒,比如波喽、蛤蜊、海蛎子、海虹、大海螺、海星、梭子蟹、小鱼、小虾,这些都是常见的,海参、鲍鱼、蛸,偶尔会捡到,运气不好还有破木头、破塑料捞上来。准备什么工具啊? 小网兜、小铁铲、小耙子、小桶、手套、遮阳帽、雨鞋(也可以不怕湿的鞋)。?赶海说明书?
拾波喽
波喽可是烟台人赶海的最爱之一啦!
退潮之时,去赶海,翻开一个石头就能拾到很多,想想就很棒有木有!
回到家煮出来,用针挑着吃,真鲜!
挖蛤
蛤是赶海中很容易遇到的。
主要在近海沙泥中。
挖蛤的最佳时间是退潮时。想赶到蛤,需要找到沙滩上的U字型小孔,它们是蛤的呼吸孔,我们要迅速把蛤挖出来,防止呼吸孔被潮水盖住。如果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呼吸孔,可以在孔的边上跺一下脚,有水柱喷出,则证明确实有蛤,那就赶快挖吧!
拾钉螺
咱龙口人一般管这个叫“大波楼”,虽然肉不多,但很鲜美。
钉螺是能够水陆两栖的螺类。幼体多喜欢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喜欢生活在水线以上潮湿地带的草丛中。
拿出你的小铲子,把钉螺挖出来放到你的小桶中就可以了,捕获钉螺还是很容易的。
抠海蛎子
海蛎子营养丰富,用水煮着吃,鲜嫩爽口,是滋补身体的好东西。
野生海蛎子一般附着在海礁石上。
海蛎子的壳较硬,紧紧附着在礁石上,很难完整取下带壳的海蛎子,加之海蛎子的壳较厚重,不便于携带回家,建议大家赶海时拿着锥子将海蛎子壳撬开,只取其肉,装于小桶中带回家。
捡海虹
海虹是龙口很常见的一种海鲜,价格也不贵,但自己捕获的和从市场上买回来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海虹一般附着在海礁石上,呈多个密集状分布,是比较常见的赶海小海鲜。
海虹壳外缘锋利且在礁石上附着紧密坚固,如果没有工具徒手摘取,会很容易割破手指。此时,戴上手套,拿上小铁铲,切割粘在岩石上面的海虹便易如反掌了。
钓蛏子
蛏子肉韧结实、味道极佳,也被称做“海里的人参”。
主要在近海沙泥中。
拿铁铲铲沙,铲沙过程中,如果看到沙中有小孔,那么就是蛏子的居住地。看到小孔后,用筷子蘸点盐,往小孔里点一点。就会看到蛏子自己往上跑,然后顺手抓住放到小桶里就好了。
捉螃蟹
螃蟹现在价格不菲,而且由于外形有一定的威胁性,因此抓到螃蟹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主要在近海区。
抓螃蟹一定要小心被这种“横行霸道”的海鲜夹到手指!建议带上手套,用手指捏住螃蟹的主干部分,千万不要直接拉着大蟹钳子。
捡海星
海星长得很美,优美的外形深得小朋友们的喜爱。如果赶海时遇见了海星,是幸运的象征哦~
海星主要栖息于浅海底沙地或海礁石上,通体色彩鲜艳,最多的颜色有桔黄色、红色、紫色、黄色和青色等。
获取海星时,直接用手指捏放至小桶中即可。
捡海胆
海胆虽然长得有点吓人,但却是非常好的一味中药材,可以化痰软坚、制酸止痛。如果是用来蒸着吃,也是不错的选择。
海胆一般栖息在盐度较高的海域,喜欢在水底或泥沙里栖息,从浅水区到米的深水中都有。浅水区的海胆刺一般软而浅,深水区的海胆刺硬而长。
海胆喜欢聚集在某个局部海区内,在大风过后的退潮时段是最佳的海胆获取时机,多观察一下礁石缝隙处的水湾,可能会有更多收获。与海星一样,直接用手指捏取海胆放至小桶中即可。
捉章鱼
除了螃蟹、虾、蛤这一类的常规赶海捕获的物种,章鱼偶尔也会出现在赶海猎物的表中,作为一个意外的惊喜给辛苦劳作的你。
海里或石头缝里。
通常章鱼是钓的,但是在赶海的概况下,如果你翻开石头看到了小章鱼,就果断的把它揪出来吧!
拾鲍鱼
在龙口赶海,你有机会赶到小鲍鱼,是不是有点惊喜?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被人们称为“海洋的耳朵”。
鲍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清澈、水流湍急、海藻丛生的岩礁海域,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
撬鲍鱼时一定不要先用手先碰到鲍鱼,否则你就没有机会再把它撬下来了,它会紧紧的吸在礁石上,除非你把它的贝壳砸碎。
好了,
攻略告诉你了,
周末体验一把赶海的乐趣吧。
最后再说一遍
龙口海域潮汐表(农历)对照着这个表
大家就可以确定赶海的日期啦
赶海一般选择在大潮汛最好
因为大潮汛海水退得又远又快
而贝类行动较为迟缓
▼▼▼▼▼▼
说明:
1、因每天涨退潮有两次,故所标时间为12小时制,如高潮(涨满)“6:00”,则其分别指代早上6点和傍晚6点都是涨满高潮。
2、另有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得自一名老渔翁传授:阴历日期×0.8+3=枯潮时间。根据涨潮6小时,退潮6小时,每半朝间隔3小时。
(龙口海域潮汐表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