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医生带您正确认识佝偻病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宝宝最近喜欢擦枕头,头发后面还掉成了一个小圈圈,睡觉也不安稳,容易兴奋哭闹,还很惊醒,喜欢“屏气”,全家都跟着睡不好觉,都有点黑眼圈。妈妈听有经验的家长说这是一种病,叫佝偻病,妈妈吓了一跳,这可该怎么办呢?医院找儿童保健医生咨询求助吧!

让儿童保健医生带您一起正确认识小儿佝偻病。

医生告诉妈妈,宝宝的头发掉成的这个圈圈叫枕秃,是因为宝贝头部汗多,喜擦枕导致头发脱落所致,和其他症状一起是符合俗称的小儿佝偻病的临床表现的,医学诊断名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全身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此病是维生素D缺乏,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

妈妈问:宝贝怎么会得这种疾病的呢?

医生介绍,佝偻病的病因较多,主要相关因素有喂养方式、鱼肝油添加、居住环境、户外活动时间、反复呼吸道感染、母孕期缺钙、出生的季节等有关。

如果出现了临床症状,可以做维生素D测定、血清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KP)测定、血钙、磷、PTH、四肢X片等实验室检查来协助诊断

佝偻病也有轻有重,主要分五期

1,维生素D缺乏早期

有维生素D缺乏病史,佝偻病临床症状尚未出现

BAKPU/L

2,维生素D缺乏初期

生后2-3月,入冬以后,出现与季节无关的多汗、易激惹、夜惊、夜啼、用力“屏气”

出现枕秃,骨骼症状不明显,X片检查多正常。

血清总钙正常,血磷可轻度下降或正常,钙磷乘积稍低

血清及骨碱性磷酸酶升高

25-(OH)D3减低

3,活动期

主要是骨骼的改变

(1),头部

早期:囟门增大、闭合延迟、颅缝加宽、边缘软,重症呈乒乓球样颅骨软化

7-8月:方颅:以额、顶骨为中心向外隆起,如隆起加重可出现鞍形颅、臀形颅和十字颅

(2),胸部(婴儿期)

串珠:肋软骨区膨大,以7-10肋软骨为主。如“串珠”向胸内扩大,可使肺脏受压。肋膈沟:肋骨软化后,受膈肌附着点长期牵引,造成(郝氏沟)肋缘上部内陷、肋缘外翻,形成沟状。

鸡胸:第6-8肋骨与胸骨柄连接处内陷时,使胸骨前凸

(3),脊柱

活动性佝偻病病儿,久坐后可引起脊柱后弯,偶有侧弯

(4),骨盆

严重病变,骨盆前后径缩短。

(5),四肢

手镯:7-8月后,四肢骨骺部明显膨大

“O”、“X”形腿:学走路前后,骨钙化不足,重力及张力影响,部位可在小腿下端1/3或小腿中部、膝关节部、股骨或股骨颈部,恢复较难。重症下肢骨畸变时可出现步态不稳。

(6),其他表现如肝脾大、贫血、雅克什综合征、免疫功能下降、智力发育延迟、喉喘鸣、运动功能建立延迟甚至减退、大脑皮质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等。

(7),实验室检查

血钙稍低,血磷明显下降,钙磷乘积大多小于30

血清25-(OH)Dnmol/L或1,25-(OH)2D3明显下降

BAKP上升

(8),X线表现

活动早期:腕关节干骺端变平或凹陷,皮质变薄

活动期:干骺端增宽,杯口样变形,杯底呈毛絮样改变,骨小梁稀疏或呈网状,骨龄落后

正常X片与佝偻病X片对比,佝偻病X片明显有“杯口样”改变。

4,恢复期

精神症状和体征经治疗后明显好转

血清25-(OH)Dnmol/L与1,25-(OH)2D3上升

钙磷上升,碱性磷酸酶下降,PTH下降

X线:恢复早期,临时钙化带呈点线状,骨骺核再现;恢复期呈现临时钙化带致密加厚或改建或改建至正常。

5,后遗症期

3岁以后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血生化检查正常

X线片恢复正常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骨骼畸形与好发年龄

部位名称好发年龄头部颅骨软化3-6个月方颅8-9个月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迟于1.5岁出牙迟1岁出牙,2.5岁仍未出齐胸部肋骨串珠1岁左右肋膈沟鸡胸、漏斗胸四肢手镯、足镯6个月脊柱后弯、侧弯学坐后骨盆扁平

听了医生详细介绍了这么多佝偻病的相关知识,妈妈又问:那佝偻病应该怎么正确科学地治疗和预防呢?

医生接着介绍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明确指出治疗佝偻病目的是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和复发。

1,维生素D的治疗应该个体化给药

口服为主:剂量-IU/d,1月后改为IU/d

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10万-30万IU肌注,1-3月后以IU/d维持。

2,其他治疗

1)钙剂及微量元素补充

一般不加服,但乳类摄入不足(ml)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

2)恢复期治疗

坚持随访,对坐、立、走训练不宜过早。

夏秋季多晒太阳,冬季可补充维生素D制剂

3)后遗症治疗

不需药物治疗

轻中度骨骼改变加强体格锻炼,以运动的康复方法矫正

严重骨骼畸形可通过外科手术矫正

不论对于哪个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治疗,佝偻病也是一样,那么,怎么去科学预防佝偻病呢?

围生期开始,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系统管理到3岁,要做到“抓早、抓小、抓彻底”

1,普及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

推广法定维生素D强化食品

加强婴幼儿合理膳食管理和喂养

加强儿童户外活动

居室设计考虑日光照射及儿童绿化活动区

2,胎儿期的预防

做好孕期保健,特别是妊娠后期

1)孕妇每日至少1小时户外活动

2)饮食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

3)防治妊娠并发症,对患有低钙血症或骨软化症的孕妇应积极治疗

3,新生儿及婴幼儿期的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

2)多晒太阳:简便有效,户外活动应1小时

4,维生素D的添加

年11月美国儿科学会制定了新指南推荐:

1)从出生后数日开始,新生儿需补充维生素DIU/d,一直持续至儿童、青少年阶段。

2)任何母乳喂养的婴儿,无论是否添加配方奶粉,均需补充维生素DIU/d

3)孕妇最后3个月至少补充维生素DIU/d

5,家庭护理

佝偻病活动期尽量避免早坐、早站、早走

胸部畸形可做俯卧位抬头扩展胸部运动

下肢畸形可做肌肉按摩:

“O”形腿按摩外侧肌群,按摩双膝关节后做外展外旋运动。

轻中度“O”形腿可适当将鞋外侧斜形垫高0.5cm左右1-3月。

“X”形腿按摩内侧肌群,按摩双踝关节后做内旋运动。

轻中度“X”形腿可适当将鞋内侧斜形垫高0.5cm左右1-3月。

腰椎后突,按摩腰骶部并多俯卧

妈妈听了医生详细地介绍和给宝宝做了相关检查并开出治疗药物后,对服用维生素D的时间有点担心,有些家长也有同样的疑问,吃这么久的维生素D或AD,会中毒吗?

医生说,一般小儿每日服用2万-5万IU,或每日IU/Kg连续数周或数月可发生中毒,敏感小儿每日IU,连续1-3月可中毒。而现在国内的维生素AD或D一粒含量为-IU,建议的预防剂量远远低于中毒剂量,是相当安全的,就是治疗剂量也是远低于中毒剂量的,宝贝们可放心服用。

听了医生的解释说明后,妈妈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失了,带着药物和医生的一个月后需复诊的叮嘱,抱着宝宝开心地走出了儿童保健科,妈妈对于宝宝的康复充满信心。

医者都是父母心,祝愿每个宝贝都远离佝偻病,天天健康开心成长!

请长按上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kuaik.com/jxtp/5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