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http://m.39.net/pf/a_7572162.html外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目前公认引起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主要原因A:肝内胆管闭锁B:胆总管远端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C:胆胰管连接部异常D:胆道上皮增生不平衡E:病毒感染正确答案:BCDE:男,出生3天,肛门闭锁,腹胀呕吐,尿液澄清,应做的必需检查A:消化道造影B: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C:静脉肾盂造影D:腹部立位X线平片E:倒立侧位X线平片正确答案:E解析:倒立侧位X线平片是肛门闭锁的常规检査。在会阴部皮肤凹陷处贴一金属标志物,病儿取侧位,倒置3分钟以便肠管空气抵达直肠盲端。X线管球放在病儿侧方,X线通过股骨大粗隆垂直照射。此种检査可以明确测出直肠盲端的位置,进行肛门闭锁分型。腹部立位X线平片观察有无消化道穿孔。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査可以提示有无膀胱输尿管反流,以争取在肾功能受损害前就能矫治畸形。:13岁男性马蹄内翻足,X线片显示骨结构畸形,宜采用A:手法按摩矫正,胶布固定术B:手法按摩矫正,石膏固定术C:软组织松解术D:三关节融合术E:足部穿针牵引矫正术正确答案:D解析:10岁以后仍有明显畸形者,可考虑足三关节融合术(跟距、距舟、跟骰关节)。:14个月的幼儿发生锁骨青枝骨折,最好的治疗是A:开放复位B:三角巾悬吊3周C:“8”字绷带D:克氏针固定E:手法复位正确答案:B解析:幼儿青枝骨折,骨虽断裂,但因幼儿骨质柔软,不易完全断裂,可用三角巾悬吊3周。:1岁半男孩,股骨干上1/3斜骨折,治疗最好采用A:水平位皮牵引B:水平位骨牵引C:垂直悬吊牵引D:切开复位内固定E: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正确答案:C解析:对于无移位或移位较小的新生儿产伤骨折,用小夹板或圆形纸板固定2~3周。垂直悬吊牵引适用于4岁以下的患儿。水平位皮牵引适用于5~8岁患儿。水平位骨牵引适用于8~12岁患儿。:1岁以下的婴儿,为防止因饥饿而产生酸中毒,可于麻醉前几小时喂少量的糖水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6~8小时E:8小时正确答案:B解析:在麻醉前的监护管理中对婴儿的禁食时间要求在麻醉前4小时停乳,但可进少许糖水,儿童在麻醉前6小时禁食。急症手术,必要时在术前洗胃。:2岁小孩,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最佳治疗方案可选A:牵拉复位B:手术切开复位C:髋臼成形术D:手法复位+蛙式石膏固定E:连衣袜套正确答案:D解析:1~3岁的患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一般要在全麻下复位,外固定以蛙式石膏为首选。:3岁小儿腹股沟斜疝常用的治疗方案是A:保守治疗B:疝囊高位结扎术C:LaRaque术D:Ferguson疝修补术E:Bassini疝修补术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病因的认识。小儿腹股沟斜疝是由于胚胎期腹膜鞘突未闭所引起,少数婴儿的腹膜鞘突管在出生后继续闭塞,多数患有斜疝的小儿不能自愈,应施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只要求高位结扎疝囊即可获得痊愈,不需采用疝修补术,故正确答案为B。:4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应如何固定A:骨牵引B:后侧石膏托C:水平皮牵引D:悬吊皮牵引E:髓内针固定正确答案:D解析:4岁以下的患儿适用于悬吊皮牵引,5~8岁的患儿适用于水平皮牵引,8~12岁患儿适用于骨牵引。:5岁男孩,驼背,疼痛5个月,消瘦,贫血,无神经症状,经检查双肺浸润性结核,6~8胸椎结核,伴椎旁脓肿,红细胞沉降率mm/h,在支持疗法及全身抗结核治疗同时应首选A:病灶清除术B:石膏背心C:卧硬板床D:冷脓肿穿刺E:矫正驼背正确答案:C解析:患儿驼背,消瘦,贫血,伴有双肺、胸椎结核,全身状况较差,首先应让患儿卧硬板床,制动,减少胸椎骨折的发生率,同时再行椎旁冷脓肿穿刺引流及抗感染治疗。:5岁小儿,两下肢(不包括臀部)烧伤面积可达到A:0.34B:0.39C:0.41D:0.46E:0.48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烧伤面积的估计标准,常用的有华氏九分法、手掌法等,通常情况下“九分法”也适用于小儿。小儿体表面积的特点是头大下肢小,随年龄的增长,基本比例也将不同。小儿头部烧伤面积=9%+(12-年龄)%;双下肢烧伤面积=46%-(12-年龄)%(成人双下肢包括臀部为46%)。根据公式,46%-(12-年龄)=39%,再减去臀部5%,得出34%。中国新九分法:按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份,另加1%,构成%的体表面积。即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9%=18%,躯干前后包括外阴为3×9%=27%,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烧伤面积估算法:6岁女孩,外伤致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5小时后出现手麻、主动活动障碍、手发凉,此时的治疗应采取A:立即拆除石膏,改用骨牵引治疗B:观察2天,视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C:手术探查,手术治疗D:应用血管扩张剂E:臂丛麻醉正确答案:A解析: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原则上不需要行手术探查及手术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则不可能解决以上症状。对已出现手麻,活动障碍,手发凉等病情则不能在等待观察的过程中去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应立即拆除石膏,改用骨牵引治疗,改变局部的水肿、血肿等压迫症状。:8岁男孩,左大腿轻微外伤后,第二天出现局部明显肿胀,剧痛不敢活动,高热。入院后最有意义的检查为哪项A:测体温B:拍X线片C:超声检查D:局部检查E:分层穿刺正确答案:E解析:左大腿轻微外伤局部明显肿胀,高热等不需要测体温、局部检查,轻微外伤无骨折等情况发生,拍X线片对诊疗没有特殊意义,超声检查更没有临床诊疗意义,分层穿刺则可以更进一步对此外伤作出明确的诊疗。:8岁小儿胸部出现凹陷畸形,查体:胸骨凹陷,颈前屈,肩前倾,轻度驼背,腹部凸出,可能诊断为A:VitD缺乏B:胸壁结核C:胸壁肿瘤D:漏斗胸E:鸡胸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核漏斗胸的临床表现。漏斗胸典型表现为凹胸、突肚、驼背。故正确答案为D。其余选项疾病不符合上述表现。:肠道钡剂检查发现有一弹簧样阴影,可提示为A:摄食的异物B:多发息肉C:正常的大肠D:肠套叠E:肠扭转正确答案:D解析:肠套叠做钡餐检查时,当钡餐到达套叠顶端时,突然停止前进,钡柱前端呈凹入之新月形或杯状阴影。若连续灌注钡剂,在压力增加下,钡剂往往进入鞘部与套入部之间,可造成“弹簧状”或“螺旋状”阴影。大肠多发息肉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摄食的异物可根据异物性质及形态据X线检查核实。结肠扭转表现为单个胀大的双袢肠曲,钡剂在扭转部位受阻。:肠重复畸形的临床表现可有A:下消化道出血B:肠套叠C:肠梗阻D:腹膜炎E:上述各项都可出现正确答案:E解析:小肠重复畸形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由于畸形所在部位、大小、类型不同,在不同时期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婴幼儿多表现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位于回肠远端及回盲部的肠内囊肿型重复畸形易诱发肠套叠。囊肿型重复畸形压迫肠腔易出现不全性肠梗阻。由于迷生的胃黏膜及胰腺组织对肠壁的腐蚀作用导致肠穿孔而引起腹膜炎。:大面积烧伤48小时内最主要的全身改变是A:创伤性休克B:低血容量性休克C:毒血症D:创面脓毒症E:急性肾功能衰竭正确答案:B解析:大面积烧伤后体液丢失速度快、量多,全身性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方面变化明显,从而易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的先天性脱位是A:肩关节B:肘关节C:髋关节D:膝关节E:腕关节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平均发病率为3.9‰。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女多于男,约为6:1,左侧比右侧多1倍。: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调节补液量的最可靠的临床指标为A:血压B:每小时尿量C:脉率D:口渴、烦躁等临床表现E:中心静脉压正确答案:B解析:肾脏的血液灌流于烧伤后受影响较大而且发生早,因此尿量一般能反映内脏灌流情况,是当前防治休克的最简便、较灵敏的监测手段。:大面积烧伤儿童,口渴、尿少,尿比重1.,脉搏次/分,神志淡漠,肢体冷,首要的处理应是A:清创B:给予吗啡止痛C:给予强心剂D:创面涂抗菌药物E:静脉快速补液正确答案:E解析:病例症状符合烧伤休克指征,应给予静脉快速补液。: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出现烦躁,多由于A:疼痛B:精神紧张C:早期毒血症D:中枢神经系统异常E:血容量不足正确答案:E解析:烧伤后血容量不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即可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输液治疗时间的起算时间应为A:受伤时间B:入院时间C:静脉输液开始时间D:清创开始时间E:入病房时间正确答案:A解析:大面积烧伤病人受伤开始即已出现大量体液渗出,应及时有效补液纠正休克。:胆道闭锁最佳手术时机为A:生后2个月以内B:生后天以内C:生后半年之内D:生后一年之内E:没有腹腔积液就可手术正确答案:A解析:生后2个月以上可因胆道梗阻时间长,造成胆汁性肝硬化,术后难以逆转。:胆总管内正常压力为A:0.49-0.98kPa(5~10cmH2O)B:0.98-1.47kPa(10-15cmH2O)C:1.47-1.96kPa(15~20cmH2O)D:2.45-2.94kPa(25~30cmH2O)E:2.94-3.43kPa(30~35cmH2O)正确答案:D解析:胆总管内正常压力为2.45~2.94kPa(25~30cmH2O):低位肛门闭锁的X线平片诊断标准是A:直肠盲端位于PC线之上B:直肠盲端位于PC线与Ⅰ线之间C:直肠盲端位于Ⅰ线之下D:肛门闭锁合并泌尿系统瘘管E:肛门闭锁合并阴道瘘正确答案:C解析:Ⅰ线是通过坐骨结节尖端一与PC线平行的线。直肠盲端在Ⅰ线以下是低位肛门闭锁。: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病变是A:卵圆孔未闭B:肺动脉狭窄C: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的胎儿循环未闭合D:大动脉转位E:主动脉骑跨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动脉导管未闭的病理改变。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为胎儿循环的主要通道。生后动脉导管闭合,形成动脉导管韧带。导管如未闭合,则主动脉与肺动脉间存在左向右分流。故正确答案为C,其余答案为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对肠套叠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应采取非手术疗法A:病程不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好B:无腹膜炎体征C:小肠型肠套叠D:无明显脱水及离子紊乱E:无明显腹胀正确答案:C解析:肠套叠非手术疗法的适应证:病程不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及离子紊乱,无明显腹胀者。禁忌证:病程超过2天以上,全身情况显著不良如严重脱水、高热、休克者,对3个月以下婴儿尤应注意;高度腹胀,有腹膜炎体征,X线腹平片可见多液平面者;套叠头部已达脾曲,肿物硬,张力大者;多次复发疑有器质性病变的肠套叠;小肠型肠套叠。:小儿腹平片X线平片显示阑尾结石是A:经常出现的B:无关紧要的C:阑尾切除的绝对适应证D:类似尿路结石E:类似钙化的淋巴结正确答案:C解析:引起小儿阑尾炎的主要因素是阑尾腔梗阻,因其可导致感染使阑尾肿胀、缺血坏死以致穿孔,且易造成弥漫性腹膜炎,因此,一旦腹平片显示阑尾结石,应尽早考虑手术切除阑尾,防患于未然。:儿童股骨干中段骨折时,近端常常内收,要达到对线满意的最好方法是A:在骨折的腿上加大牵引重量B:给予侧方牵引C:正常的腿用Russell牵引D:用髋人字石膏固定后再做楔形切开E:用髓内针固定正确答案:A解析:股骨干中段骨折时,如果骨折端有接触而无重叠,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向外成角。:儿童骨折后哪一种移位最可能引起永久性功能丧失A:旋转移位B:骨折端重叠C:侧方移位D:成角E:骨折端分离正确答案:A解析: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重叠、侧方、小的分离移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儿童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不易进入关节腔的原因是A:儿童的关节对化脓性炎症抵抗力强B:关节囊对关节腔具有保护作用C:脓肿容易局限和吸收D:脓肿容易向软组织溃破E:干骺端的骺板起屏障作用正确答案:E解析:化脓性骨髓炎儿童多见,好发于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其次为肱骨与髂骨,掌握干骺端的骺板的作用和功能并不难解决此类问题。:儿童前臂双骨折,下列哪一种畸形对功能影响最大A:侧方错位B:桡骨成30°角C:尺骨旋转移位D:骨折端重叠愈合E:骨间愈合正确答案:C解析:前臂具有旋转功能,骨折后,旋转移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应重点解决旋转移位。:儿童时期病理性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A:转移性骨病变B:良性骨囊肿C:废用性萎缩D:佝偻病E:成骨不全正确答案:B解析:良性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常见于青少年,由于造成大量骨缺损,降低了骨骼的坚固性,易并发病理性骨折。:儿童最常见的骨折是A:锁骨B:肱骨远端C:尺、桡骨D:股骨E:胫骨正确答案:B解析: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多发年龄为5~12岁。:发病率最高的小儿腹股沟疝为A:单侧腹股沟直疝B:双侧腹股沟直疝C:左侧腹股沟斜疝D:右侧腹股沟斜疝E:股疝正确答案:D解析:小儿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直疝,大多数为斜疝,直疝罕见。小儿腹股沟斜疝在男孩多见,男孩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慢,右侧鞘状突闭塞时间比左侧晚,因此右侧斜疝发病率高。:肛门内括约肌的功能及其构成如下,其中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A:内括约肌是直肠末端增厚的环形肌,为平滑肌B:内括约肌内仅有少量神经节细胞,受自主神经支配C:使肛门口常处在收缩状态,防止粪溢D:当直肠下段受到膨胀刺激后,发生反射性松弛E:在粪便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正确答案:E解析:排便控制主要是肛门外括约肌起作用。:肛门外括约肌的三环控制系统在排便控制中的作用如下,其中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A:顶环使直肠前壁向后移位形成直肠角B:中环悬吊直肠前壁,使之向后,在底环收缩时固定肛管C:底环向前下方牵引肛门后壁D:通过绞锁机制,直接反向压迫直肠下端,达到关闭肛门作用E:将直肠下端粪便与直肠下端敏感区隔绝,达到控制排便的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顶环由耻骨直肠肌及外括约肌深部纤维组成,环绕直肠后壁止于耻骨,作用是使直肠后壁向前方移位,形成直肠角。:高位肛门闭锁的X线平片诊断标准是A:直肠盲端位于PC线之上B:直肠盲端位于PC线与Ⅰ线之间C:直肠盲端位于Ⅰ线之下D:肛门闭锁合并泌尿系统瘘管E:肛门闭锁合并阴道瘘正确答案:A解析:PC线为耻骨中心与骶骨末端连线。直肠末端在此线之上为高位肛门闭锁。:骨骺分离属于A:先天性发育不良B:骨折C:关节脱位D:骨肿瘤E:骨髓炎的一种类型正确答案:B解析:骨骺分离亦是骨折断端移位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畸形。:关于骨骺分离骨折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骨膜下骨折B:最常见C:易复位D:血运不受影响E:一般不发生生长紊乱正确答案:A解析:通过骨骺的骨折叫骨骺分离,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患儿,便后有出血症状,系鲜血,不与便相混,大便次数及性质尚属正常,首先考虑哪种检查A:X线钡剂灌肠B:肛镜检查C:直肠指诊D:乙状结肠镜检查E:便常规检查正确答案:C解析:在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可作出初步诊断。直肠指检是简单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对及早发现肛管、直肠各种疾病意义重大;肛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则属于直肠肛管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患儿3岁,1小时前因其母牵拉右前臂哭闹不安,不肯右手持物。查体:右上肢无畸形,右肘部轻度压痛,无明显肿胀,X线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A:肘关节损伤B:肱骨髁上无移位骨折C:肱骨髁间无移位骨折D:桡骨小头半脱位E:肘部肌肉肌腱损伤正确答案:D解析:桡骨小头半脱位(或称Malgaine半脱位)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由于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所致,又称牵拉肘。:患儿5岁,便血,新鲜,量不多,位于便外面,考虑哪种疾病的可能性大A:痢疾B:痔C:直肠癌D:直肠息肉E:肛周脓肿正确答案:D解析:直肠息肉的病人有在便外裹带鲜血或便后出血的主要症状,肛门指诊或肛镜检查在直肠下端触及肿物,即可作出诊断。另外,需要与痔、直肠癌、直肠脱垂相鉴别。:患儿2岁,发热、呕吐、烦躁1天。查体:T42℃,嗜睡,前囟隆起,颈强直,心肺(-),克氏征(+),布氏征(+),血象WBC28.0×/L,目前患儿需做哪项检查能快速诊断A:腰穿B:红细胞沉降率C:结核菌素试验D:颅CTE:培养正确答案:A解析:患儿有高热、呕吐等症状及体格检查提示应立即行腰椎穿刺,给脑脊液定性,以便快速明确诊断,其他几种方案均不能达到明确诊断及了解疾病的性质。:患儿男性,3岁,上腹部汽车撞伤2小时入院。腹腔诊断性穿刺(-),诊断为腹壁挫伤。伤后8小时腹部逐渐饱胀,腹部扪诊时哭闹,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应考虑A:胃破裂,弥漫性腹膜炎B:腹壁挫伤C:肝破裂D:脾破裂E:胰腺破裂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不难确诊此患儿有胃肠道损伤造成的腹膜炎体征。:活检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时,选何处部位取材最为可靠A:齿线上1.0~2.0cm直肠壁B:齿线上2.5~3.0cm直肠壁C:齿线上3.0~5.0cm直肠壁D:直肠前壁黏膜组织E:直肠后壁黏膜组织正确答案:B解析:取材应取齿线上2.5~3.0cm直肠壁。:急性阑尾炎穿孔最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的人群为A:老年人B:儿童C:孕妇D: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者E:全身抵抗力下降者正确答案:B解析:儿童急性阑尾炎右下腹症状不明显,很少有局部明显的肌紧张,但穿孔率高达30%。: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A:前角运动神经元B:后角感觉神经元C:白质纤维D:交感神经节E:室管膜细胞正确答案:A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特异性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肢体肌肉麻痹。:脊髓灰质炎后,软组织挛缩畸形的矫正术A:可不拘年龄,争取尽早施行B:需待骨骼发育完全后方可实行C:只能单独施行D:大多在14~20岁施行E:必须在成年后方能施行正确答案:D解析:大量实践证明,7岁前的幼儿,无论肌腱手术或骨性手术,有70%~80%晚期效果均欠佳,而且对进一步施矫形手术造成困难。原因是对幼儿的功能判定不够准确,主动锻炼不能很好配合,且日后成长过程中的发育变化也不恒定,故在7岁以前,最好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按摩、推拿、石膏矫形及支具等;7~12岁,仅可施行某些软组织手术;手术最佳年龄应在14~20岁,超过25岁以上的患者,继发改变较重,矫形治疗的效果也随年龄的增长递减。: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关节融合的最好时间为A:起病后第2年B:起病后第3年C:起病后第5年D:起病后第6年E:病人年龄13岁以上正确答案:E解析:关节融合须待病人年龄13岁以上,骨骼发育成熟后才能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kuaik.com/jxtp/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