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麦脆汁鸡
麦当劳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推出了全新系列产品——麦麦脆汁鸡。麦麦脆汁鸡,不仅脆,还能有汁,光看名字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了,上市当天我就买来吃了。
卖家秀,找亮点
先说食后感:以肯德基的吮指原味鸡为基准,麦麦脆汁鸡的鸡胸做得比原味鸡的好吃多了,嫩且有汁,不柴。
鸡腿方面,个人觉得吮指原味鸡的鸡腿更嫩一些,脆汁鸡的也不错。总体而言,新鲜出炉的脆汁鸡名副其实,对得起“脆汁”这个名字,一口下去,满嘴鸡汁。
虽然不能说很惊艳,但绝对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而且,堂食才能买到额外的花椒粉调料包,骗我又买了一次就为了试一下撒粉的味道。
直男买家秀
对比起炸鸡本身,麦当劳的对脆汁鸡的宣传就要厉害多了:
麦当劳从原有的炸鸡产品——香骨鸡腿下架开始,就不断暗示要推出一个很厉害的炸鸡产品。
之后,顺理成章有了让人吐槽不断的“5G”造势广告:
谁TM猜得到这是卖炸鸡?
后来解释:5G是大块技、入味技、鲜嫩技、多汁技、香脆技...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这是什么鬼5G?
紧跟着是上市当天的bilibili直播,各大论坛造势,瞬间,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产品。
虎扑论坛
这让我想起了我做投资的时候,启蒙师傅讲过一句话:“赚大钱的生意,一定是80分的产品,分的宣发。”
80分的产品,做起来成本不会逆天,方便量产,有吐槽的空间可以制造话题。分的宣发,让最多的人知道这个事情,毕竟大多数人是靠眼睛来评判味道的,潮流决定了好评,决定了大卖。
而且,真的有分的产品吗?
但散文
我一位非常景仰的大哥Hugo,最近开发了一种新文体——“但散文”。这是一种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为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是散文中的一支新流派。
但散文的特点为“是是但但、求求其其(都是粤语中随便的意思),形散而神又散”,适合抒发作者天马行空的想法,以及想到哪说到哪的写作态度。
最近最喜欢的一篇:《80岁仍是少年》(可点击阅读),
另祝他们17周年(不是结婚)快乐!
据说,这种新文体特别适合软广植入,而且特别容易创作——在十分忙的工作状态下,以大哥随随便便、慵慵懒懒的性格,他竟然能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写了37篇但散日记,每篇虽然不能说是满分作文,但也有干货,更重要的,是能基本不断更,不停传播自己的理念。
我身为一个一月一更,偶尔不更的非著名美食博主,十分敬佩这种时间管理能力和运动强度。
我相信,如果我勤加练习,把但散文堆砌流程发扬光大,减少一点自我纠结的绞尽脑汁,把推文频率提升到一周一篇,肯定会多很多粉丝。
靠80分的产品就大卖,乃至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还是有很多的。
背背佳、好记星、、
E人E本、小罐茶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上述几款产品,至少一款甚至全部的广告。这几款产品都卖得非常好,它们都是由同一个人——杜国楹缔造的。
有多大卖?举个例子,根据小罐茶的数据,年零售额就超过了10亿,并且在年零售额就达到了20亿。而中国龙头茶企,上市公司天福茗茶年销售额是14.85亿。
这些产品大卖,除了广告满天飞,讨论满天飞,有一个共通点,被所属行业内人士大力吐槽,比如说:
我是体验过背背佳的。我们不去深究它是不是真的能治好驼背,可能是智商税也可能是技术有待升级,它确实能给你矫正的感觉。而且,这些产品实实在在地大卖。
这,正是因为懂行的人是少数,80分的产品即可,而要赚大钱,靠的是大多数,分的宣发才够。
所以,赚大钱和工匠精神,可能是矛盾的,可能更多时候,是一种价值取舍,而不是相辅相成。
工匠精神VS财富自由
这让我陷入了沉思,我该怎么走?想了29年也还没很明白,于是我决定去买块麦麦脆汁鸡,补充一下能量,才再来思考。
比心~
欢迎转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