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在男性新生儿发病率为3%-4%,早产儿中发病率约为30%,是正常成熟儿的6倍左右。出生后睾丸仍有自行下降可能,一般在出生后3-6个月。1岁以后睾丸基本不会自行下降。1周岁时发生率为1%,成人约0.7%。单侧约占75%,双侧约占25%,右侧明显多于左侧。
孕25-30周时,在睾丸引带的引导下胎儿睾丸下降至腹股沟阴囊,此过程为激素依赖,睾酮被认为是促睾丸下降的动力因素。睾丸下降至阴囊常是先左侧后右侧。如睾丸降未至阴囊底而沿睾丸引带尾端其他分支下降至会阴、耻骨部或股部,则成为异位睾丸。
未降入阴囊的睾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不全,体积明显小于健侧,生殖细胞发育障碍,精原细胞数量减少。位置越高,病损越重;年龄越大,病损越重。单侧隐睾,对侧正常下降也可能有病理性改变(交感性病变)。
隐睾可为单侧或双侧,一般不影响第二性征发育。其常见并发症有:不育:隐睾温度较正常高,导致睾丸功能受损。
疝:隐睾者多合并鞘状突未闭而发生腹股沟斜疝。
睾丸外伤:睾丸位置表浅,容易受损。
睾丸扭转:未降睾丸扭转发生率高。
恶变:发育不良和受损的睾丸更易发生恶变(精原细胞癌多见);
心理障碍:自卑感、精神苦闷、性格孤僻等。
隐睾患儿可有明显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触诊即可诊断,B超是目前临床对于摸不到的睾丸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助于判断隐睾所在位置。
关于隐睾的治疗,其治疗目的为保全患者生育能力,避免精神心理不良影响,减少性功能不正常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建议在0-6个月时采取观察等待的方法,等待患儿隐睾自行下降;6个月-2岁时候优先采取内分泌治疗,促使睾酮升高以促进睾丸下移。如内分泌治疗失败,加以采取手术治疗即睾丸下降固定术, 的手术时间是18个月以内;对于青春期睾丸仍未下降的患儿,推荐行睾丸切除术,预防以后癌变。
隐睾手术治疗指征:1、小儿双侧隐睾经内分泌治疗无效者;
2、小儿单侧隐睾者;
3、成人隐睾睾丸萎缩者需行睾丸切除以防止睾丸恶性变;
4、合并腹股沟疝需行疝修补术者;
5、合并隐睾外伤或睾丸扭转者。预后:
患儿青春发育期后应每月自查以发现早期肿瘤症状(睾丸增大),隐睾较正常睾丸恶变率大20-40倍,腹内型隐睾恶变率比腹股沟型高4-6倍。年龄较大手术者或腹膜后隐睾应严密监视肿瘤标记物变化,如AFPhCG。
单侧隐睾的生育力基本同正常人群,但双侧隐睾即使早期行手术治疗,生育力仍较正常会有明显下降。故建议家长注意观察男童阴囊发育情况,如有阴囊空虚,6月龄后患侧睾丸仍不下降,医院就诊哦。
儿外科
普定县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成立于年7月,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高年资护师2名、护士3名。我科与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结成医联体共建科室,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陈权主任为我科名誉主任,其团队长期在我科坐诊、手术。作为普定县 一个专科化儿童外科,我科致力于14岁及以下儿童外科疾病的专科化专业化诊疗,除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治疗外,能独立开展泌尿系统疾病:尿道下裂、阴茎畸形矫正、肾囊肿、输尿管畸形、包皮环切、包茎等手术;普外科疾病: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肠切除肠吻合术、肛门成形术、脐茸、脐肠瘘、腮瘘、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微创疝修补术、痔疮手术等;骨科疾病:创伤骨折、各种先天骨畸形矫正,如:脊柱侧弯畸形、漏斗胸、鸡胸、先天性髋关节脱位、X形腿、O形腿、马蹄足畸形等矫正手术;胸外科:肋骨骨折、血气胸、新生儿气胸等手术。
欢迎前来咨询!
咨询
来源:儿外科综合整理
编辑:杨小莉
审核:关智宇
普定县妇幼保健院
24小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