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院新生儿科育儿知识平台
联系--
这篇文章只是告诉我们,维生素D该怎么补,为什么,具体用量。但在实际育儿中,作为中国人要AD同补。缺乏维生素D的害处有很多,比如晚上会睡不好,严重的会导致佝偻病、O型腿、X型腿等。儿科医生经常会被问到关于如何补充维生素D的问题,我们知道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综合,调节机体骨和钙磷代谢,那么看以下几个问题。
1.维生素D的来源有哪些?
维生素D既可以从膳食中来,也可以通过皮肤的合成。
(1)母亲给予: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婴儿可以通过母乳获得;母乳中的维生素D及A含量远远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需要。
(2)外源性主要是动物性食物中的胆骨化醇以及植物性十五中的麦角骨化醇;这些在大孩子可以摄入,但小婴儿不能通过这个途径获得。
(3)内源性是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β射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维生素D3,其中紫外线照射为机体吸收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这种途径要经过日光浴才能满足,但在中国的育儿观念和生活习惯是不能进行的。
综上所述,中国婴儿维生素D的缺乏是必然的,所以无论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另外中国人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含维生素A较少获吸收不良,所以,中国人维生素A同样不足,故在中国新生儿期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AD了。
上图为缺乏维生素D所致的“鸡胸”
2.日光照射为什么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与转化?
(1)日光照射的机制
(2)日光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研究表明1cm2皮肤,中等强度阳光照射10min,可产生1单位的维生素D。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周户外活动2h,仅暴露面部和手部,即可维持婴儿血清25-(OH)D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
(3)如何选择日照时间?
<6个月的婴儿应避开正午时间,避免日光直射,应尽量选择夏季早晨或午后晒太阳,这个时段的紫外线不仅仅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且对皮肤的伤害较小,避免10:00~14:00的太阳照射。
实际上:对于成年人来说,只要经常晒太阳,就能获得非常廉价的维生素D,对于正在发育的婴幼儿来说,很难保证通过晒太阳获得足够维生素D。这就导致,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率仍然不低,值得警惕。孕妇在孕期缺乏维生素D也可能会影响到宝宝,造成宝宝出生就已经患上了佝偻病。
3.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它与甲状旁腺共同维持小儿血钙的水平稳定,维持血液钙和磷的正常水平,对正常骨骼的钙化,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体内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必须的,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对婴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是非常需要维生素D的。
婴儿因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母乳中维生素D的水平较低。维生素D既可由膳食供给,又可经阳光照射皮肤合成,但是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以及早产儿、双胞胎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
4.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及界值如何掌握?
(1)年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中提出,儿童25-(OH)D<37.5mmol(15ng/ml)为维生素D缺乏;
(2)参考年美国内分泌协会血清25-(OH)D水平以及我国儿童维生素D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将血清维生素D水平达到50-nmol(20-ng/ml)范围认定为适宜维生素D营养状况;
注:新版《建议》(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年7月)提出:维生素D缺乏的定义主要依据「高危因素、临床症状与体征等进行诊断,确诊需参考血清25-(OH)D水平」。
5.维生素D预防剂量是多少?
(1)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IU/d,可根据北方或南方,冬季或夏季等不同情况选择IU/d或IU/d;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早产儿生后1周如果没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也就开始补了。
(2)孕后期妇女维生素D补充剂量仍采用我国年的建议,每日~0IU/d;
(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0IU/d,连用3个月后改为~IU/d;
(4)美国医学会在年更新的维生素D需求量的表,表中显示:1岁以内:婴儿每天个单位被认为是充足的;1~18岁:每天个单位估计能够满足一半人的需求量,而个单位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6.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如何补钙?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给予适量的钙剂,对改善症状,促进骨骼发育是有益的。同时需要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膳食钙的摄入。
中国营养学会儿童钙摄入量为0~6月mg,7月~1岁mg,1岁~3岁mg,4岁~6岁mg,7岁~10岁0mg,11~13岁1mg,14~18岁0mg;同时营养学会推荐孕妇钙摄入量为0mg,如母乳充足或者能摄入足够的配方奶,可满足婴幼儿的钙需求。
7.经常补维生素D,会中毒吗?如何治疗?
如果每天摄入维生素D00U,持续应用>5个月,并无不良反应。超过U时,血液中25-(OH)D达到nmol/L(ng/ml),才能引起维生素D过量的症状。国内的综述材料也反映出维生素D易于中毒的观点不成立。
一旦出现维生素D中毒症状,立即停用维生素D,处理高钙血症,限制钙盐摄入。给予利尿剂加速钙的排血,同时应用强的松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降钙素抑制骨钙释出,除严重者有不可逆的肾损害外,效果多良好。
复合维生素保健制剂中常含有维生素D,如果孩子长期服用多种复合维生素保健制剂,同时又补充维生素D制剂,就可能存在维生素D过量,如孩子每日服用维生素D2万~5万单位,这个量是非常大的,1~3个月后就会发生维生素D中毒了。
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有那些表现呢?儿童如果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就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顽固性便秘、腹痛、骨痛、尿频、血尿、尿结石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表情淡漠及幻觉等精神症状。
如果发现孩子维生素D中毒,爸爸妈妈也不必太紧张,可以按照下述方法处理:如果中毒症状较轻,立即停服各种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若症状严重,医院观察。
维生素D中毒的预后通常比较好,待中毒症状完全消失后(一般需要1~3个月),爸爸妈妈再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预防量的维生素D,即每天国际单位。
要学习更多的育儿知识敬请扫描下面哪家白癜风医院最权威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