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专门为养殖人提供技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如果内容对您有用,请您点击上方 成年猪和仔猪均有易感性。其中仔猪和青年猪发病率较高。该病一般为散发性,在猪群中只有少数几头先发病,有时可呈地方性流行。该病传播以外源性感染为主,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健康猪。
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潮湿、闷热、拥挤、通风不良、多雨时期发生较多;在南方大多发生在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
一些诱发因素如营养不良、寄生虫、长途运输、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等降低了猪体的抵抗力,或发生某种传染病时,病菌乘机侵入机体内繁殖,而毒力增强,引起发病。
内源性感染,是由寄生在猪体内的弱毒菌,在外界环境发生突变(气候寒冷、长途运输等)、猪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引起发病。
经吸血昆虫的媒介,损伤的皮肤、黏膜也有感染的。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秋末春初气候剧变时发病较多。对猪的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恶劣,饲养条件突然改变,都是促进该病发生的诱因。
二、猪肺疫不同与其他疾病
怎样区别诊断
在疾病诊断中,猪肺疫极易与猪急性咽喉型炭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气喘病等相互混淆,因此,在日常诊断中要注意与类似病症做好区别诊断。
1、猪急性咽喉型炭疽
这种疫病主要侵害颌下、咽后及颈前淋巴结,而肺没有明显的发炎病变。最急件猪肺疫的咽喉部肿胀是咽喉部周围组织及皮下织的出血性浆液性炎症,肺有急性沛水肿和肝变等病变。涂片用碱性美蓝液染色后镜检,炭疽可见到带红色荚膜的大杆菌,猪肺疫可见到两端浓染的长椭圆形小杆菌。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这种疫病的病变局限于呼吸系,肺炎肝变区呈一致的紫红色,而猪肿疫的肺炎区常有红色肝变和灰色肝变混合存在。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不同的病原体。
3、猪气喘病
这种疫病的主要症状是气喘、咳嗽,体温不高,其全身疗状轻微。肺炎病变呈胰样或肉样,界限明显,两侧肺叶病变对称,无化脓或坏死趋向。猪肺疫与上述症状和病变有明显区别。
具体对比症状:
气喘病:
猪肺疫:体温升高明显,食欲废绝,甚至不食,伴有败血症,病势较严重。猪喘气病:体温升高不明显,食欲变化不大,败血症和消化道症状,均没有很大的变化,病势相对较轻。
剖检症状:猪肺疫肺部呈肝样变化,内附纤维素膜;猪喘气病:为对称性虾样病变。
猪瘟:临床上,猪肺疫偏向呼吸系统症状;猪瘟较偏向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症状:猪瘟多伴出血点;猪肺疫多伴充血。眼部症状:猪瘟有明显的眼屎;猪肺疫咽喉明显肿痛。剖检症状:猪瘟脾脏边缘梗死,回肠部有溃疡;猪肺疫肺部红色肝变明显。
猪流感:猪肺疫:有败血症和消化系统病变;猪流感:多数为呼吸系统病变。剖检症状:猪流感没有很明显的肺部肝样变化。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母猪感染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伴有明显的生殖系统病变症状,比如:早产、流产、死胎等等。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症状较猪肺疫更严重,口鼻流泡沫状分泌物,触诊胸部肋骨处,有明显的疼痛感;而猪肺疫,通常,触诊咽喉部,疼痛反应更敏感些。解剖症状:传染性胸膜肺炎伴有急性弥散性出血性坏死症,尤其在膈叶背侧症状最明显,纤维素性渗出很典型。
一、流行特点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猪无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但四月龄以上的猪易感性大些。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污染环境,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伤口等接触性传播。温差过大,密度过高,空气质量差,长途运输,营养不良,潮湿等不利因素均可诱导内源性感染。
易感动物:各种动物和人;家畜各种牛、猪、兔、绵羊易感,家禽鸡、鸭、鹅均易感。
传染源:病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带菌动物。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和黏膜。
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多发9-11月份,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二、临床症状1本病的发生有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两种途径,临床上有原发感染或继发感染。潜伏期1~3d,有时5~12d。临床上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型。
病潜伏期长短不一,随细菌毒力强弱而定,自然感染的猪,快者为1~3天,慢者为5~14天。
2最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
最急性型有的未看到病猪任何症状表现,晚上吃料正常,第二天清晨发现死于栏内,此为最急性。
最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初期
病程稍长,症状明显的可见体温升高至41℃以上,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寒战,可视黏膜发绀,耳根、颈、腹等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
较典型的症状是急性咽喉炎,颈下咽喉部急剧肿大,呈紫红色,严重者可波及上达耳根和后到前胸部,致使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叫声嘶哑,常两前肢分开呆立,伸颈张口喘息,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液体,有时混有血液,严重时常做犬坐姿势张口呼吸,最后窒息而死。病程1~2天,病死率很高,可达%。
3急性型是本病常见的病型,主要表现为肺炎症状,急性型的猪表现纤维性胸膜肺炎为主症状,败血症症状较轻,体温升高达41-42°C,,精神差,食欲减少或废绝,初为干性短咳,后变湿性痛咳,鼻孔流出浆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张口吐舌,结膜发绀,皮肤上有红斑,初便秘,后腹泻,消瘦无力,卧地不起或烦燥不安,呼吸困难,伸长头颈呼吸,咽喉部红肿、发热、坚硬。可视粘膜发绀,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往往多因窒息而死,病程几天不等,大多4~7天死亡,不死者常转为慢性。
4慢性型初期症状不显,慢性型的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炎症状,继则食欲和精神不振,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少量黏脓性分泌物,进行性消瘦,行走无力。慢性的多与其他疾病(猪气喘病、猪瘟等)混合感染或继发。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于发病2~3周后衰竭而死。
我国猪群以散发为主,易继发于猪气喘病、猪链球菌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
剖检病变最急性的为败血症出血点变化,以及咽喉部炎症为特征。
三、病理变化1病理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黏膜、浆膜、皮下组织出血,颈部皮下有胶样渗出物,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出血。心外膜、心包膜、冠状沟出血。肺急性水肿、出血,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水肿,使肺切面如大理石样,胸腔及心包积液,纤维素性胸膜炎,气管和支气管充满白色或血色泡沫。
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其诊断要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分离出病原菌。应注意与猪流感、胸膜肺炎、急性副伤寒、喘气病、猪瘟、猪丹毒等鉴别诊断。
预防:
(1)预防免疫。每年春秋两季定期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或猪肺疫口服弱毒菌苗进行两次免疫接种。也可选用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苗。接种疫苗前几天和后7天内,禁用抗菌药物。
(2)改善饲养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倡早期断奶。采用全进全出制的生产程序;封闭式的猪群,减少从外面引猪;减少猪群的密度等措施可能对控制本病会有所帮助。
(3)药物预防。对常发病猪场,要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进行预防。
四、防治措施1治疗:最急性病例由于发病急,常来不及治疗,病猪已死亡。
发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隔离治疗;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减少猪群应激,增强猪的抗病力;消毒猪舍及周围环境。
(1)拌料治疗“金达罗+盐酸林可霉素+卡巴匹林钙”,连用七天;
(2)加强环境卫生消毒,特别是隔离病猪,做好隔离措施;
(3)本病高发期每个月可定期使用“金达罗+盐酸林可霉素+卡巴匹林钙”拌料,连用七天。
重症急症治疗方案:使用“头孢噻呋钠注射液+蓝圆特攻”注射,头孢噻噻呋是长效产品,一般急性病例注射1次即可,如有必要可隔3天第四天重复用药1次。
以上药品具体用法用量请
2注意事项:
(1)部分健康猪的上呼吸道带有巴氏杆菌,由于不良因素的作用,常可诱发本病。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办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降低猪体抵抗力的一切不良因素,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猪体的抵抗力。
(2)发病时,猪舍的墙壁、地面、饲养管理用具要进行消毒,粪便废弃物堆积发酵。
(3)患慢性猪肺疫的小僵猪淘汰处理为好。
重要提示:平时加强预防措施
1、要加强猪群的科学饲养管理和消毒。
2、要搞好免疫接种。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加猪体的特异性免疫力。目前,使用的菌苗有多种:猪巴氏杆菌病活疫苗(-),按瓶签注明的头份,将疫苗用冷开水稀释,混入少量饲料内,使其自服,无论大、小猪,一律口服1头份,稀释后需在4h内用完,免疫期为10个月。
猪肺疫E0-弱毒菌苗,每头肌内注射1mL,接种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猪肺疫、猪丹毒二联苗,每头皮下注射5mL,免疫期6个月;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每头肌内注射1mL,免疫期6个月,一般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要求免疫注射率达到%。
如何正确使用猪肺疫菌苗
目前猪肺疫常用的菌苗有猪肺疫活疫苗、猪肺疫灭活苗、口服猪肺疫活疫苗。
猪肺疫活疫苗适用于各生长期的健康猪,使用时要按瓶签规定头份数,加入百分之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本苗在注射前7天及注射后10天内,不能使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此菌苗在稀释后4小时内用完。
猪肺疫灭活苗适用于各生长期的健康猪,使用时各种猪不论大小每头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本苗在注射前应充分振摇。
口服猪肺疫活疫苗适用于各生长期的健康猪,使用时要按瓶签规定头份数,用冷开水稀释后与饲料充分搅拌均匀后,让猪食用即可,本苗只能口服,不能注射,
临产母猪不能用本苗,本苗不得与发酵饲料、酸碱过强的饲料、含抗菌饲料及37度以上的饲料搅拌,使用本苗前后3至5天,猪只禁用抗菌素与磺胺类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