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现在的媒体有太多的医患话题,回头看看古代的“报道”,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古人处理医患关系为我们留下很多可借鉴和学习的东西。
从医生方面来讲,古代的医生更重视自身的医德修养,提倡通儒道,存仁心。当然,不只是儒,是泛指道德。许多医生都重于扶危济困,广施义诊。
据说孙思邈到汉中行医,正值瘟疫流行,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孙思邈在这里施医舍药,救活了不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药王庙,流传至今。
药王庙的对联:“坐虎针龙成正果,忠君爱民赴瑶台”,更体现出孙思邈的民本思想。难怪一般营医药的人家都供仰他,就是普通的市井百姓家也有供奉药王的。
在陕南不论是佛教庵庙,道家的观,儒家的孔庙都有药王孙思邈的一席之地。
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农村,医生和教师是最受尊敬的人,直到现在老百姓都会自觉地还清欠药店的钱,赖谁的账也不赖医生的账,这就是对医生的尊敬,是医患关系里体现出患者的诚信。
明代有个叫万全的儿科医生,他坚守一个信念,对待患者,一视同仁。竭诚尽智,悉心诊疗。
他也要求患者信任医生,配合治疗,不要朝秦暮楚,甚至找借口刁难医生。他认为,医患之间要相互信任,密切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效果。
有一次,一个和他曾有矛盾的胡姓人,来求他给自己的独生儿子看病。
原来,他自觉与万全不合,就请了几个人为儿子看病,但效果不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来求万全的。
万全不顾个人恩怨,悉心诊治,因久病缠绵,刚有好转,那胡姓患者救子心切,就换了医生。但万全不走,要等新医生开出方子,他看了以后才决定走与不走。
他掌握这病儿的病情,胡家只此独子,治病心切也在情理之中,医生的职责就是为病人治病,仅此而已。不管他如何误解,误会自己,但救治病儿重于一切。
果然,新来的医生处方不当,万全力阻服用但胡家不听,结果服药后病情急转直下,命在旦夕。无奈,胡家又去请万全,经万全悉心诊治,患儿逐渐恢复了健康。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医患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历史上有不少名医大家,他们都十分重视医德的修养和业务功底的精湛。
医学家徐春甫就时常告诫弟子,学医就得专心致志,做到至诚至精。要修礼仪讲义德,医者为人看病是人命关天,必须要做到专于心,精于勤。
明代名医龚廷贤,是《寿世保元》一书的作者,他在书中反复强调搞好医患关系和保证医疗效果的重要性。
他认为,作为医生,存仁心,治病救人是第一要务,不能受人施治影响,不能受个人好恶、关系好坏、钱的多少影响。
作为医生,他要求患者选对医生,紧密配合,治疗过程中按医生的吩咐服药。他还把医患关系编了一首医家十要和病家十要的歌谣。
医家十要:“存仁心,通儒道,精脉理,识病原,知运气,明经络,识药性,会炮制,莫妒忌,勿重利”
病家十要:
“择名医,肯服药,宜早治,绝空房,戒恼怒,息妄想,节饮食,慎起居,莫信邪,勿惜费”。
这十个方面在今天也还有参考价值。
这里所说的医患关系是历史上的医患关系,那时的医是指个体经营的中医。古今虽然治疗方法、药物不同,但医患关系却是大同小异,精心施治、讲究医德是亘古不变的。
信任医生、尊重医生也是患者应该的、必须的。
I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中医书友会”,作者/王济宪,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本号一向坚持有问题咨询专业人士。文中涉及治疗方法谨供专业人士参考,请勿擅自尝试。
—THEEND—
点击下面图片,可查阅相应产品哦经过忠安堂堂主历时多年的研究,重磅推出忠安堂经典系列产品!经典系列产品是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万病回春》等经典名著中的经典方,结合祖传经验,采用药食同源原料,通过现代技术改良调整,运用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精制而成的系列代用茶产品,直接开水冲泡即可饮用,具有科技含量高、安全便捷等多种优势,是传承与创新合而为一的经典之作,是更适合现代人体质的健康佳品!
忠安堂核心词:中医育儿点击公益中科知名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