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
临床表现
1.初期(早期):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枕秃等。
2.活动期(激期):当病情继续加重,出现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如方颅、鸡胸、串珠肋、郝氏沟。
3.恢复期:以上任何时期经过治疗或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会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型腿、X型腿、鸡胸等。
常见病因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研究指出虽然母亲孕后期每日补充IU的维生素D,对于足月儿血循环中25-OH-D3的影响很小,但是与孕期规律补充的母亲相比,孕期母亲未补充者,新生儿的维生素D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
2.日照不足:城市环境中,由于大气污染严重、高楼建筑多、户外运动时间少、防晒霜的使用等影响,导致日光照射较少,影响维生素D的生成。
3.生长速度快:如低体重、早产、双胎、疾病等因素,婴儿恢复后,生长发育相对更快,需要维生素D多,但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易发生佝偻病。
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因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少,宝宝是纯母乳喂养,也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如果没有额外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罹患危险增加
预防与治疗
母乳喂养或者部分母乳喂养足月婴儿,应在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IU/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IU/日;母乳喂养或者部分母乳喂养足月婴儿,应在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IU/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IU/日;青少年摄入量达不到维生素DIU/日者,应当每日补充维生素DIU/日。
史壮丽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副主任医师
儿童内分泌(矮小门诊)、青春期发育门诊、身高促进门诊
专家简介:史壮丽,大学本科儿科系毕业,副主任医师;中国妇幼信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青春期医学与健康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常委”;医院小儿内分泌科进修学习儿童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病;医院遗传所科进修学习遗传病相关知识,从事儿童保健及儿童内分泌工作25年。
擅长诊治:身材矮小、生长落后、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低血糖、遗尿症、尿崩症、难治性佝偻病、青春期发育异常(性早熟、性腺发育不良、小阴茎)等。
坐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周六全天,周三上午上班。
-
白癜风能治好嘛白癜风检查到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