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呼噜严重
还经常张嘴呼吸???
家长要注意了!!!
孩子可能患有腺样体肥大
严重可致面部畸形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在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
腺样体肥大是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夜间会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经常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暂停等症状。
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形成的原因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
导致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本病也常常有家族遗传史。
危害易形成“腺样体面容”
由于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由于鼻塞影响呼吸而靠嘴张口呼吸,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
严重的情况下,面部的发育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扁曲等。
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长得像猪八戒或丑小鸭,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易引起其他并发症
腺样体肥大造成鼻子发堵,使患儿的鼻涕倒流向咽部,引起阵阵咳嗽。
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容易患气管炎。
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并持续复发难治愈,造成听力减退。
导致呼吸道感染引起鼻窦炎。
易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
腺样体增大合并扁桃体增大,还会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觉打鼾的同时还会出现呼吸暂停、咳嗽或者窒息,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这不但影响孩子的身高,使其身体抵抗力下降、脾气暴躁,还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智力。
腺样体肥大患儿还容易患鸡胸、漏斗胸,甚至诱发肺源性心脏病。
看到这里
家长慌了
腺样体肥大如何治疗比较好?
切除手术该不该做?
做了会不会对孩子成长发育不好?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养成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的良好习惯,及时发现病灶及时治疗。
药物治疗可用药物治疗(具体如何用药应咨询医生)。有的患儿常常伴有鼻炎、鼻窦炎,经过恰当的药物治疗使鼻腔通气好转,临床症状可以减轻。
手术治疗
如保守治疗无效,腺样体肥大具复发性、感染性、持续性的患者,应尽早手术切除腺样体(较少用于<1岁的婴儿)。
日常护理1、家长应加强患儿平时的健康防护,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如预防感冒、发热、咳嗽等。
2、如发现患儿有不适应及时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3、平日应注意饮食,多吃带叶子的蔬菜,适当节制海鲜、肥肉等食物的摄入。
4、保持健康的体重,每天保持60分钟的中度体育运动。
5、睡觉时应侧卧或俯卧,避免仰卧。
6、避免接触二手烟等致敏物质。
若发现孩子打鼾严重、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等腺样体肥大症状,应及时就医,让医生做出专业的诊断,避免耽误病情,给后续治疗增加难度。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