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啼哭是很正常的行为,因为刚出生的婴儿还不会说话,这是他们与父母和外界交流的方式,是他们特殊的语言。宝宝的每一次啼哭都是在向父母表达他的需求:饿了、困了、尿了、求抱抱,或者是生病了。
好多新手父母不会判断宝宝啼哭背后所隐藏的原因。宝宝一啼哭,就赶紧抱起来哄,要不就是查看有没有尿,或者是不是饿了,但是,有时宝宝哭闹可能不是简单的饿了或者困了,而是生病了。如果不能及时地觉察出宝宝是因为生病而引起的啼哭,可能会耽误有利的治疗时机。
点点是个5个多月的小宝宝。一天下午,睡醒了午觉她开始哭。妈妈以为她饿了,赶紧给她喂奶,可是还没吃几口,她就吐出来,接着大声哭。妈妈又赶紧抱起来摇晃,可是点点的哭声并没有减弱,反而声音越来越大。这是怎么了呢?妈妈试了试点点的额头,不热呀。点点前天发了一次低烧,但一天的时间就降下来了,这两天精神状态也不错,没怎么哭闹,现在感冒好了咋还哭得这么厉害呢?医院,儿科医生看了之后,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妈妈这才注意到:宝宝的耳朵里面都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来了。因为时间比较长,宝宝已经鼓膜穿孔了,需要住院输液治疗。
一般情况下,宝宝啼哭是因为有生理性的需要,但有时候宝宝啼哭是因为他生病了,如何及时判断宝宝是病理性啼哭呢?若宝宝哭闹是这几种表现,父母就要注意了。
01、宝宝莫名其妙剧烈哭闹
宝宝突然剧烈哭闹,基本不停下来,检查全身后没有发现异常,不发烧,不吃也不喝,用平时最喜欢的玩具哄也没用,黏着大人抱。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中耳炎,尤其是前期有过感冒或发烧症状的宝宝。父母可以先察看一下宝宝的两侧耳朵是否有分泌物。
哪些情况下可以引起婴幼儿急性中耳炎?
1、宝宝仰卧位吃奶时,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会引起感染。
2、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可以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3、给宝宝洗头时操作不当,水流入耳朵内,也可以引起感染。
中耳炎可以造成鼓膜穿孔,严重的会影响终生的听力,所以父母医院,不要耽误孩子治疗。
02、阵发性啼哭
宝宝突然大声哭闹,而且一阵一阵的,表情痛苦,躁动不安。还伴有双腿屈曲的动作。2-3分钟后又恢复正常,但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哭闹。有时还伴有呕吐。
这种症状说明宝宝可能患上了肠套叠,肠套叠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急性肠坏死,为了避免延误病情,医院。
小儿肠套叠的病因不是很清楚,大多是因为喂养不当引起的肠功能紊乱所导致,再就是可能由于宝宝生理性原因。
03、夜间惊哭
同学家一岁的二宝每天晚上起来哭好几次,哭一会儿,睡一会儿,就像受到了惊吓,一点儿睡不安宁,搞得大人也睡不好。
同学带他到儿童保健科去看医生,医生说宝宝啼哭是因为缺钙,因为宝宝都有轻度的“鸡胸”了,需要赶紧给宝宝补充钙和维生素D。
宝宝年龄小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需要父母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症状表现,学会仔细分辨哪种哭声是生理性的,哪种是非生理性的,以便及时带宝宝就诊,以免延误治疗,让宝宝承受更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