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宝宝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物质是哪个?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是钙;
有的会觉得是锌;
家有刚出生的小婴儿的,也许会说是DHA
……
总之,估计大家给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吧~
我们都知道,在宝宝长大的过程中,要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
而其中,有一些营养物质确实是娃常缺的;而也有一些营养物质,是家长以为宝宝会缺的。
今天,萌医生就选了5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营养物质,来和大家聊一聊它们的作用、缺乏时的表现,以及平时该如何给娃补充。
但是在开始之前,有一点咱们必须得明确:
即使你发现宝宝可能有缺乏某种营养的表现,医院检查后,再遵医嘱给娃补,千万别自己在家瞎补。这一点很重要哦,切记??
VITAMIND
1.维生素D
VITAMIND
维生素D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可以说,没了它,你给娃补再多的钙也白搭,大多白白流失了。
宝宝缺乏维生素D会引发佝偻病。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缺VD时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比如——
新生儿,多表现为枕秃、夜惊、哭闹不止、多汗等情况;
等娃大一些之后,就会出现鸡胸脯、串珠肋等情况;
再大一点,还可能出现腿的畸形(O/X型腿),脊柱畸形等情况。
因此,给宝宝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我们获取维生素的两个天然来源是阳光照射和饮食摄入。但维生素D比较特殊,它很难通过光照和食补来获得,必须通过补剂来补充。
具体如何补充呢?目前权威的建议是:
从出生第15天起,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了;
????1岁以内:每天补充IU;
????1岁以上:每天补充IU-IU。
这个剂量,可以一直给孩子补充到青春期,甚至补到老都没有问题!
另外,补剂的选择首选维生素D3哦。
CALCIUM
2.钙
CALCIUM
我们人体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都需要钙的参与;钙同时又对人体的骨骼发育,牙齿发育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宝宝缺钙时,会引起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生,出现经常哭闹、容易烦躁、汗多、枕秃(后脑勺有一块/一圈没有头发)、囟门闭合慢、食欲下降、鸡胸、肋骨边缘外翻等情况;
等到娃长大,到青少年时期,缺钙还会影响身高。
所以一直以来,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缺钙,没事就给娃猛补钙,但往往补着补着就补过头了。
这是因为,虽然钙很重要,但它真的没那么容易缺啊!
平时我们的食物中,比如奶制品(母乳、配方奶、牛奶、酸奶、奶酪)、芝麻酱、海米、豆腐干、河虾、芥蓝、油菜、紫菜等,它们都含有丰富的钙。
我们可以这样给娃搭着吃补钙:
6个月以内,每日母乳/配方奶喝足;
6-12个月,每日保证-ml奶量,另外加一些高钙辅食,如肉泥、菜泥等;
1-3岁,每日保证ml左右奶量,另外搭配高钙食物,奶酪、鱼虾、芥蓝等。
总的来说,只要保证宝宝每天:
奶喝够+维生素D补剂,再搭配一些高钙食物,真不用太担心缺钙的问题,更不用额外吃钙片啥的。
FERRUM
3.铁
FERRUM
铁最主要的作用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血红蛋白主要负责氧气的存储和运输。
如果宝宝缺铁,这样一来,血红蛋白就不能运送足够的氧气到身体的器官和肌肉。这时候,娃就很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无精打采的,对啥都挺不起劲;
没有胃口,即使饭菜做的再可口,就是不肯多吃;
总是烦躁不安,动不动就发脾气;
……
二来呢,宝宝体内缺乏铁元素,也会导致血红蛋白的减少。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贫血,影响和损害宝宝的大脑、神经、认知等各方面发育。
无奈的是,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患缺铁性贫血的宝宝还真不少!
那么,该如何给娃补铁呢?
大约到宝宝6个月的时候,从妈妈体内带来的铁基本已经消耗完了,所以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提供给宝宝富含铁的食物。比如——
1??第一阶段,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它可是宝宝第一口辅食的绝佳选择,好吸收,又补铁。
2??第二阶段,多吃富含铁的食物。等娃适应了米粉,就可以开始逐渐添加肉泥、鱼泥、蔬菜泥了。像牛肉、羊肉、猪肉、海鲜、西蓝花等食物中铁的含量就比较高,吸收率也好。
3??第三阶段,适当吃动物肝脏、血类。这类食物可是补铁的小能手,但因为有特殊气味,有的宝宝不爱吃。我们除了在烹饪的时候,注意去腥之外,也可以买已经制成粉的肝粉,能省不少时间。
最后,给娃补铁,还是要合理膳食,通过饮食来最推荐。当然,假如体检后医生建议宝宝需要吃补剂的,那就遵医嘱服用。
ZINC
4.锌
ZINC
锌也是人体内的重要元素,宝宝的免疫发展、抗感染、创伤愈合、生长发育等,都离不开它。
缺锌并没有很典型的表现,一般来说,只要宝宝没有严重的偏食厌食等情况,绝大多数是不会缺锌的!
比如肉类、生蚝、牡蛎、各种贝类、鸡蛋黄、肝脏、菌类、黑豆等食物中,都含有足够的锌,只要宝宝都适量吃,家长就不用担心娃会缺锌。
DHA
5.DHA
DOCOSEHEXAENOIEACID
DHA被称为“脑黄金”,因为它能够促进宝宝大脑和视力的发育,尤其对3岁内的宝宝来说,非常重要。
但是!它和钙、锌一样,真没那么容易缺,别忙着给娃瞎补。
宝宝日常接触的饮食中,完全能获取到足够的DHA。比如:
喝母乳的宝宝,如果妈妈饮食中不缺富含DHA的食物,那娃也不会缺;
配方粉喂养的宝宝,如果奶粉中已经添加了足量的DHA,也无需另外再补充;
已经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如果每周能吃2~3次海鱼,另外添加一些蛋黄、藻类等,那DHA也是足够的。
除非以上条件都不能满足,那才要考虑额外补充。
最后咱们再总结一下:
1.对于绝大多数健康宝宝来说,维生素D是唯一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剂,其他基本能从饮食中获取足够。
2.娃缺啥补啥,不要混在一起补,容易超标。比如缺维D就补维D,不需要吃复合维生素。
3.补之前,医院做检查。
4.其实补这补那,都不如好好吃饭!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游鱼
责任编辑:游鱼
撰文: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