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案的选择

可供股骨头坏死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尚无经过双盲或单盲对照的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案可供选择。非创伤性ONFH多发生在中青年且常为双髋受累,少数患者还会发生多灶性坏死(膝、肩等)。因此,尽可能挽救和保留患者自身关节而不是置换它。当然,保留的关节应该无痛或仅有轻度不适,无畸形且有一定活动度,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则应选择关节置换。

1.

医院骨坏死中心依据坏死分期、修复类型提出治疗选择原则,已经临床实践检验,可供参考。

1.患者入院后检查双髋MRI、CT扫描,冠状、矢状及轴位重建,双髋正位及蛙式位X线片。确定坏死部位、体积及有无骨髓水肿,有无软骨下骨折及自身修复状态(有限、破坏及重建)作ARCO分期或Steinberg分期。

2.有限修复型(多数患者)

(1)ARCO分期Ⅰa、Ⅱa:药物治疗,观察6月~1年。

(2)ARCO分期Ⅰb,c、Ⅱb,c:细针多处钻孔减压,浓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病灶清除并行打压植骨(自体、同种异体、人工骨),±钽钉支撑,药物治疗(1年),或体外冲击波治疗。

(3)ARCO分期Ⅲa:<55岁,关节疼痛轻或中度(Harris疼痛评分≥30),治疗方案同ARCOⅠb,cⅡb,c,但慎用钽钉,可选用带血管腓骨、髂骨或带肌蒂骨植入支撑。

(4)ARCO分期Ⅲa:>55岁,或Ⅲb<55岁,关节疼痛重(Harris疼痛评分≤20)全髋关节置换术。

(5)ARCOⅣ期:人工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或表面置换术)。

3.破坏性修复型患者病变快速进展约占全部ONFH患者的10%左右

(1)ARCOⅡc,Ⅲc,

<40岁:按有限修复型的ARCO分期Ⅲa方案治疗。

>40岁:关节已毁损,疼痛重(≤20分):人工关节置换术。

4.重建性修复型(修复好,病灶大部硬化)

ARCOⅡb,cⅢa,浓集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药物或体外冲击波

2.

依据股骨头坏死分期(ARCO或Steinberg)、分型(医院CJFH分型),治疗选择原则见表1。

表1治疗选择

0期:干预:研究中

Ⅰ、Ⅱ期

M(内侧型)

观察、药物?

C(中央型)

细针减压、BM-MNCs、冲击波或加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或钽棒支撑

Ll(次外侧型)

减压、打压植骨、BM-MNCs、支撑(带血管腓骨、髂骨、带肌蒂骨),慎用钽棒

L2(极外侧型)

同L1,不宜用钽棒、TRO

L3(全股骨头型)

50岁

同L1

50岁

药物、冲击波、观察

Ⅲa、b期

L1(次外侧型)

50岁

同Ⅰ、Ⅱ期的L1法

50岁

症状重(疼痛、跛行)THA

L2(极外侧型)

40岁

TRO或同Ⅰ、Ⅱ期的C1法

40岁

同Ⅰ、Ⅱ期的C1法,不宜用钽棒

L3(全股骨头型)

40岁

同Ⅰ、Ⅱ期的L1法

40岁

症状重,THA

Ⅲc、Ⅳ期

症状轻

观察、药物

症状重

THA

表中的BM-MNCs为浓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TRO为经股骨转子截骨股骨头旋转术,THA为全髋置换术。

3.

在股骨头塌陷前,绝大多数ONFH患者不出现临床症状,称为静息性ONFH(silentONFH)。MRI用于诊断ONFH以后,许多早期(ARCOⅠ期)病例得以诊断,这些病例往往是通过对有坏死危险因素的患者普查,或一侧已有症状性ONFH,检查对侧髋所得,通常无症状和体征。对所谓静息性ONFH患者是否需立即治疗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暂不需治疗,持此种观点者认为静息性ONFH的病灶部分会自行消散。但多数意见认为无症状ONFH的治疗不应千篇一律,应依赖坏死面积的大小和部位。

Steinburg对髋StageⅠ、Ⅱ期的非创伤性ONFH进行平均46月随访,发现不管有无疼痛,最终需作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数相近,因此他的结论是预防性治疗不应特别等待疼痛出现。Hungerford推荐对坏死面积小(15%)、病灶位股骨头中央和内侧者观察,对坏死面积15%~30%者及坏死位于外侧者,应及早行保存关节的手术,不管是否存在髋部症状。Mont等也有相同意见。我们的意见是,静息性ONFH多数为Ⅰ、Ⅱ期骨坏死,对存在塌陷危险的患者(CJFH分型的C、L1型)及早手术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症状出现后再治疗的患者。对CJFH分型的M型患者可以观察等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kuaik.com/yejx/4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