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周的社群咨询中,很多宝妈对维生素D、维生素AD和钙的问题有很多困惑
“到底是该补充维生素AD,还是维生素D”
“欧美只补D,不补A,是不是我们补D就行呢”
“补充了维生素D还需要再补维生素AD吗”
“补充了维生素D还有补钙吗”
……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来聊聊,维生素AD、D、钙剂补充这些事到底该怎么做。
维生素A、D、钙
都有哪些作用及缺乏又有哪些表现
01维生素A
维生素A为脂溶性,包括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酯、视黄酸等,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影响上皮稳定性、完整性。
除此之外,维生素A的作用还表现在促进生长发育、维持免疫及生殖功能。
维生素A缺乏:可能造成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影响骨骼生长、贫血等;严重缺乏导致生长迟缓、干眼症、夜盲症,甚至失明。
02
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作用: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保障宝宝的骨骼正常发育,促进牙齿健全、完善宝宝免疫系统。
维生素D缺乏:易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等,严重时可出现骨骼改变,如出现出牙晚、囟门迟闭、方颅、肋骨“串珠”、肋缘外翻、“鸡胸”等佝偻病表现。
03
钙
钙与骨骼的发育是密不可分的。
缺钙:会影响骨骼的发育,会导致骨骼发育不全,出现X型腿和O型腿,有些宝宝会出现盗汗、晚上睡眠不安稳、易醒、枕秃、出牙晚等表现。
那么怎样科学补充
维生素A、D、钙?
Q1
补维生素D还是维生素AD?
这取决于国情、营养水平、饮食结构、补充的方式。
欧美国家的日常食物黄油、燕麦、奶酪等中都是富含维生素A的,而且平时也有补充含维生素A的复合营养素,维生素A营养水平都较高,所有维生素A不再做强制性补充。而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缺乏情况就比较严重,这些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为了便于管理和节约成本,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大剂量补充法,每4-6个月服用一次,每次10-20万国际单位。
我国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维生素A中度亚临床缺乏国家,虽然夜盲症这种临床缺乏越来越少了,但亚临床缺乏比例还是相当高的。我国的宝宝需要注重维生素AD的补充。
Q2
怎么正确的补充维生素AD?
维生素A主要来源一类是动物性食物的视黄醇,如在乳类、蛋类和动物内脏中含量丰富,另一类是植物类食物,如深色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
中国妈妈的乳汁中维生素A含量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维生素A的膳食来源,并不理想,而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中的类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才能发挥功效,但转化率很低,再加上高温烹饪造成营养损失、宝宝胃容量小等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得食补维生素A的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建议家长们坚持为0-3岁宝宝补充维生素AD(如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以保证营养的充足持续供给。而3岁以后的宝宝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从食物中获取的维生素A的含量增加,可以单补维生素D。权威指南推荐剂量:维生素AIU-IU、维生素DIU-IU。
Q3
长期补充维生素D会过量或中毒吗?
我国最新年版《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提倡0~18岁儿童的预防,建议婴儿出生应该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IU,一般是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
如果宝宝生病(感冒、腹泻、肺炎、肝功能异常、肾脏疾病等)是会消耗维生素AD,更需要及时补充,甚至增加补充量,尤其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补充量每日-IU,持续4-6周。
很多宝妈会担心维生素过量或中毒。其实只要正常喂养,完全不用担心发生的。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儿科学》中提到:
一次摄入量超过30万U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每天摄入约5-10万U,并连续服用超过6个月,才可能导致慢性中毒。每日服用2-5万1U或每日IU/kg的维生素D,连服数周或数月可发生中毒敏感小儿也要每日0IU,连服13月才中毒。以一粒维生素D:IU为例的话,相当于一次性吃上百粒,或者每天几十粒连服半年,才有可能会造成慢性中毒。
Q4
怎么补钙?
前面提到维生素D和钙对骨骼的发育作用是相同的,但维生素D和钙并是不能等同的。
维生素D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补钙是为了让维生素D能够发挥作用。
如果仅补钙,维生素D不足,机体的钙量不一定能达到正常的水平,所以维生素D的补充和钙的补充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等同的物质。
临床上经常说孩子要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但是钙不作为常规的补充物质,饮食的过程中如果钙质已经摄入足量,就不需要补钙,维生素D需要补充。简单来说就是只要饮食均衡,不缺钙就不要额外补钙。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婴儿每天需要钙剂mg/天,每日牛奶摄入量达ml/日,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2岁以上需要补充钙剂mg/日,可以多食含钙高的食物补充,如乳类、牛奶、肝、蛋黄、鱼类等。
宝妈们往往是无法准确判定宝宝是否有维生素D缺乏、钙缺乏的,建议除每天坚持补充推荐量外,还是得定期体检,由医生来综合决定维生素D是否要加量、是否要额外补钙。
Q5
如果维生素D和钙同补需注意:
不要让钙遇见草酸。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
钙剂不要与主餐混吃。
过量补钙反而长不高。
维生素D和婴儿钙分开吃。
为了更好的支持宝贝和家长们度过非常时期
唯嘉儿科搭建了起了5个“唯嘉儿科诊所关爱群”和1个“唯嘉儿科公益关爱群”。疫情期间,会有唯嘉医生和健康管家守候群内,提供健康咨询支持。
点击这里,获取详情
免责声明
本文由唯嘉儿科科普教育委员会审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讨论和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