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再长也是能走完的,哪怕是意志力薄弱的人——前提是科学的规划、全面的筹备,再加上爱咋咋地的心态。”
目录
1.我的减肥之路
2.论持久战
3.心态与方法论
4.饮食篇
5.训练篇
1.我的减肥之路
作为一个成年后就没瘦过的死肥宅,我本来对超重这件事是完全无所谓的。直到去年9月,在前东家组织的羽毛球活动上,和对面小鲜肉打了11分球就气喘吁吁,HR的同志看着不忍心,说:“你让王哥歇会儿吧,看把他累得。”
那一刻,我脑中如电闪雷鸣。默不作声地回家称体重——堪堪不到斤。没办法,减肥吧。
两百天过去,弹指一挥间。下面是第一天与最近一次记录的对比——
指标
.9.6
.4.3
体重
98.4kg
77.4kg
腰围
cm
86cm
俯卧撑
6
45
引体向上
0
10
握力
46kg
58kg
体型方面,鉴于本人不喜抛头露面,就先用网图做个参考。从下图中的35%到15%,可谓成就感满满。尤其最近两个月,甚至有点喜欢照镜子了。对自己的自恋倾向颇为担心……
减肥最大的收获,是精力更加旺盛了。回想从前自己一直懒洋洋的,可能并非天性怠惰,而是身上挂着几十斤负重,客观条件实在不允许。
坏处也有,就是从前的衣服几乎都不能穿了,买新衣服就是一笔花销
2.论持久战
我减肥7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减肥必败论,一种是快速减肥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2.1驳减肥必败论
最典型的妥协性观点是“减肥很苦,意志力薄弱的人坚持不住”。所谓事缓则圆,如果我们摒弃快速减重的妄想,把目标拉长到几个月来实现,难度会降低很多。我并不是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但天减掉40斤的过程并不痛苦——甚至每周吃至少一顿大餐。
另一类观点持有的人数少一些,就是“肥壮的胖子身上肌肉多,减肥更困难”。这是想当然的伪科学。首先,有运动基础的胖子因为饭量大、负重大,脂肪层下确实埋着比常人多一些的肌肉,但远远达不到影响视觉效果的程度,让你看起来胖的,还是那一层肥肉;其次,肌肉就像人体的发动机,更多的肌肉不仅能提高运动的强度,还能提高静息状态下的代谢速度——灵活死胖子减肥,其实是更容易的。
2.2驳快速减肥论
“XX天快速减掉XX斤”常见于无良卖课、买药商家的宣传语中,收的就是急功近利的心态税。减肥的本质,是通过热量赤字(热量摄入<热量消耗)来燃烧体内储存的糖原和脂肪,而长期、大量的热量赤字,造成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还是小事,内分泌紊乱、XX失调、XX下降(大家自行脑补内容)等等才更麻烦。
减肥就像炒股,股市里1周翻倍的人有的是,但炒3年还能赚钱的股民却少得可怜。
壮哉我大A股!
3.心态与方法论
持久战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战略上勤奋,同时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战术上的错误。
3.1心态——不要跟自己较劲
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跨度中,偶尔的贪嘴、懒惰是无伤大雅的——甚至是必须的。我一直认为,人的意志力是一个消耗性的资源,日常工作、家庭琐事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我们的意志力,强行控制饮食、规律运动会让这种消耗急剧加速。
这时候,就需要“差不多得了”、“爱咋咋地”的心态。馋了,就吃点甜的、咸的、油的;工作一天累了,就安静地躺平。你不是职业运动员、也不是靠脸和身材吃饭的明星,没必要折腾自己。
3.2准备——时间、空间、内容
只有做足了充分的战略准备,才允许我们在战术上有偶尔犯错的空间。我们要全面整顿自己的生活习惯,这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规律作息:按时吃饭,睡够觉留出做饭时间:外卖大多营养比例不均衡、油盐含量偏高,至少晚饭尽量自己做;有家人做饭的无视这一条留出运动时间:我个人而言,在减肥的前3个月,每周运动4次×1小时。要拥有一个抬脚就到的运动场所:家里或健身房均可。我是因为预见到自己就算办了健身卡也大概率懒得去,就在家里购置了一堆设备,包括——
50磅的快调哑铃×2个(最近感觉重量不够用了,准备扩充到70磅)
哑铃凳(闲时还可堆放杂物)
单双杠组合(晾衣服也挺好用)
弹力带、滑行盘等小件
健身手套、护腰、瑜伽垫、泡沫轴等
我后来还搞了个定滑轮系统,用书包里塞哑铃做负重,这样就有了健身房里的绳索下拉设备……
可以说路子非常野了……
这一套折腾下来,花了多块大洋,差不多一张健身年卡。但这些东西毕竟都是自己的,而且对我这样的懒人来说,利用率可比去健身房高多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利用规划出来的时间、空间,做好科学的饮食、训练方案。制定的计划要贯彻落实三个原则——科学、方便、不吃苦。
科学:充分利用理综知识,避免被互联网收智商税;
方便:麻烦、耽误时间的选项都不考虑;
不吃苦:不能饿着、累着,减肥是为了享受人生,而不是没事找事。
4.饮食篇
4.1吃什么
网上的减肥教程中,有计算卡路里的、买食物称的。就我个人来说,实用性很差,因为我们根本算不准吃进去多少、消耗多少,还不如不算。最关键的是——太麻烦了!任何事情一旦麻烦,就很难持续下去。
我自己用的方法是“扇形图法”——把一餐放在一张大盘子上,淀粉类主食:瘦肉:蔬菜(非淀粉)的面积比例大致为3:3:4-4:3:3,也就是控制主食的比例在30-40%之间。
某次运动后的晚饭:鸡胸肉2两、西蓝花、胡萝卜、牛肉饼某顿午饭:滑蛋牛肉、西蓝花、四季豆、米饭(米饭堆得高一些,实际量比俯视图看起来大)按照这个比例,哪怕完全吃饱了也没关系,因为蛋白质、纤维素比例高,实际摄入的热量并不多。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尽量做得好吃!否则你会很快放弃!蔬菜、鸡胸肉在我的食谱中占比很大,我的方法是使用调料——选好自己最喜欢吃的酱油,洒在蔬菜上(如果没时间炒菜);鸡胸肉买提前腌制入味的半成品,微波炉热好之后切成小块,浇一些照烧汁。如果没有酱油、照烧汁等调味品,我怕是走不了这么远。
Tips:主食比例太低了也不好,会造成过早饥饿、报复性进食,硬挺着还可能低血糖。
油脂要正常摄入,这是人体激素的合成原料,只要不过度重油即可。
高盐饮食会让身体锁住水分以维持渗透压,所以减肥期间可以吃得清淡点。
4.2什么时间吃
近几年类似“间歇性断食”的方法我也看过,它们或许确实有效,但不适合打工人的工作节奏。我采取的还是传统的“少食多餐”策略,每天进食5-6次。直接贴上我在训练日的饮食时间表——
关于做饭的问题,我家离公司骑车15分钟,所以我每天的午餐都是回家吃的。吃食堂或外卖的同学请自己想办法。
4.3关于欺骗餐
即使每顿饭我都尽量做得不那么寡淡,但每周都会有一天格外的馋,十分渴望垃圾食品。这时候不要纠结,去吃就是了!我每周至少有一顿欺骗餐,有时是和朋友约饭,没人约就独自出门觅食,完全没有负罪感。
我们在减肥时一定要抛弃完美主义思想,时刻记得我们是在打一场持久战。就像抗日战争,我们丢了东北、丢了北平,丢了上海、南京、武汉,但只要坚持发动群众、坚持统一战线,最后的胜利终将是我们的;相反,如果对自己求全责备,因为几场失利就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反而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
5.运动篇
5.1总原则
我个人观点,对大体重人士来说,力量训练比有氧运动更适合减肥。这一点可能与很多人的思维定势相反。
①燃脂效率并不低。像卧推、深蹲这类大重量的力量训练,会调动全身多个部位的肌群协同发力,功率输出极高。例如我在做保加利亚深蹲时,心率会在几秒内冲到-次/分钟,做完一组就恨不得瘫倒。
②对身体素质的提升更全面。除了肌肉力量的提升以外,力量训练的高心率特点能很好地锻炼心肺;臀部、腹部肌群的强大可以提升平衡性和协调性;甚至柔韧性也在不断的蹲起等动作中得到提高。(有说法认为力量训练还能提高某方面的表现,我猜测是雄性激素水平上升导致的,不过作为单身人士暂时无法验证就是了)
③更快地建立信心。与普通人相比,胖子身上挂着几十斤肥肉,做有氧运动会很痛苦,不少人在这一步就放弃了。但我们胖子的优势在于,肌肉也比常人稍大一些,一个刚走进健身房的胖子,大概率比菜鸟普通人能举起更大的重量。以此为开端,逐渐建立信心,等体重降下来再去做有氧也不迟。
但同时,有氧运动的好处我也不想放掉,于是我的训练方针是这样的——
①以周为单位进行日程安排②力量训练:每周3-4次,训练方式采用常见的PPL分化——推Push、拉Pull、腿Leg,心情好了再加一天肩膀(这可耻的虚荣心);中间夹杂1-2次核心肌群训练③有氧训练:每周0-2次,完全看心情④专项运动:打羽毛球,这个取决于能不能摇到人……以下是一个常规的日程表——
5.2力量训练
直接扔训练计划——
只需要注意几点:循序渐进,做不到的就用弹力带辅助
快起慢放,F=ma,牛顿第二定律yyds
不要尝试掌控不了的重量,会受伤
5.3有氧训练
有氧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我还是想给胖子们推荐一个有氧运动方式——水阻划船机!它的好处有:
只在水平方向位移,相比跑步、跳绳,不需要克服体重做功,对胖子比较友好;相比跑步机没有震动,不会被楼下投诉;无级变速!阻力全部来自水,而流体阻力f=k·v3,进而功率P=f·v=k·v4,即输出功率与划船速度的4次方成正比——那么,你的划桨频率仅仅变为1.2倍时,输出功率就会增加到原来的2倍!哦还有,做有氧的时候最好看着电视,比较不会无聊。6.结语
从去年9月到现在,我已经完成了减重的目标,体型的变化更是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不过我还在沿用这套饮食、训练方案,一方面我颇有点乐在其中,另一方面也十分好奇,那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究竟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
而幻想中的终点,就是辣个男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