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后,有些家长开始犯愁了,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自以为正确的就会去做,其实很多家长给宝宝添加辅食期间,都会走进一些误区。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幸福多了,吃好穿好,但是依然会存在着营养不良的情况,而且现在的营养不良叫做隐性饥饿,也就是孩子看起来白白胖胖的,但其实孩子体内的维生素或者矿物质是不足的。
所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前,要提前学习一下,这样才可以避免走进误区。
要想宝宝长得好,这4个辅食误区不要踩!中一个都会影响娃发育。
1、迟迟不给孩子吃肉
妈妈觉得瘦肉、鸡肉、牛肉里面有结缔组织,太硬了,孩子咬不动,而猪肝又是动物排毒的器官不干净,鱼肉又有鱼刺,怕刺到孩子,所以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迟迟不给孩子加肉,有一些孩子甚至已经8个多月9个月了,还没有吃过肉。
殊不知给孩子吃肉就是最好的补铁食物,肉里面的铁主要是血红素铁,不仅含量高而且吸收率也高。
仅仅靠吃米糊、吃水果蔬菜给孩子补铁那是杯水车薪,容易导致孩子铁缺乏,影响孩子大脑氧气的供应,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
孩子在添加辅食之后就要考虑给孩子吃肉,开始可以吃肉泥或者肝泥,慢慢地给孩子加肉碎。
2、宝宝不到一岁就跟大人同吃一锅饭?不少家长觉得单独给宝宝制作辅食太麻烦了,于是可能就让宝宝和大人吃同样的饭菜了,有些甚至是还不到一岁的宝宝。
添加辅食阶段的宝宝,咀嚼能力、胃肠功能都没那么强,因此对辅食的要求很高,不然就容易因吃的不合适而积食、消化不良、拉肚子等。
另外,大人的饭菜可能加很多调味料,也并不适合给宝宝吃。
最好还是单独给宝宝制作辅食,并且是根据宝宝月龄和发育特点,制作“适龄辅食”。
如果是1岁后的宝宝,实在要和大人一起吃饭,或者总想吃大人饭菜的话,注意烹饪时做得清淡、软烂些,并且少盐少油少糖忌辛辣,一些不适合给宝宝吃的食物,就不要给宝宝吃啦!
当宝宝没吃饱的情况下,家长会给宝宝吃零食。这种做法非常不好,虽然有些零食看起来就是给宝宝吃的,但实际上吃了没好处。
比如鱼肠、海苔、肉松等,这些零食中都添加了许多调味料,还有添加剂,宝宝经常吃会伤害身体,影响发育。
而且零食吃多了会影响食欲,正餐就吃不了多少,等正餐不好好吃,没一会儿又饿了,又会吃零食,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不要给宝宝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应该培养他好好吃饭,零食尽量少吃。
4、用奶瓶喂辅食
最初添加辅食大多是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很多家长为了方便把辅食放在奶瓶里让宝宝吃,如同喝奶一样,这样能适应吃辅食。这种方式可以作为过渡,但不能成为长期喂辅食的方法。
宝宝依赖于奶瓶失去了使用餐具的机会,不利于后期独立就餐,也使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并且用奶瓶喂辅食,食物的种类受限制,使宝宝不容易接受更多种辅食,导致营养不全面。
Tips:喂辅食根据宝宝要吃的食物,选择合适的餐具,不能贪图方便一直用奶瓶。
孩子的辅食制作是非常有讲究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很关键,怎么制作就更关键。很多妈妈不会制作辅食,就按照大人的菜谱来给孩子做,导致孩子吃得不消化,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脾胃引起积食。
所以建议妈妈们在养育孩子中要学着制作辅食。这里强烈地推荐一本受到万千妈妈追捧的辅食书《每周辅食吃什么》。
这本书从宝宝六个月添加辅食开始,一直到孩子三岁的食谱都有了,并且详细到每一周每一天的食谱安排。
比如10月龄孩子一周的食谱举例,比如周一第一顿喝奶粉或是母乳加餐一块苹果,第二顿吃奶粉或母乳,第三顿吃生菜软米饭,第四顿吃母乳或奶粉加餐一个淸甜翡翠羹,第五顿吃鸡胸肉软粥,第六顿喝奶粉或母乳……
而且每一道辅食都有很详细的制作方法,比如准备的时间,烹饪的时间,难易指数,以及需要的食材,具体做法,能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等。
除了有文字版之外,还有视频制作教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可以了。
妈妈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辅食来制作,宝宝也能吃得好长得快。买回来的妈妈都给了本书很高的评价,对于新手妈妈很友好。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
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0-3岁的宝宝饮食,看这一本就足够了,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价格也不贵,只要69元,就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回家。
有了专业人士助力,就算是新手爸妈,也能让辅食添加变得得心应手。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即可购买:
辅食每周吃什么宝宝辅食营养计划小店月销量¥6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