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妈说:
宝宝出牙对父母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不过宝宝长牙齿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咬东西、牙齿黑、有白点等牙齿问题,有些孩子迟迟不出牙也让父母操碎了心……关于乳牙,有些事儿爸妈必须早知道。
出牙是每个婴幼儿必经过程,属生理现象,不是生病。有时,出牙过程中会触及神经,因疼痛导致的不适;也可引起轻微炎症,出现低热,这些都是轻微过程。婴幼儿在长牙期间怎样护理?
1、宝宝出牙咬手指是怎么回事?要吃药吗?
答:由于出牙会有不适感觉,一些婴儿通过咬自己的手指、拳头或其它物品来安抚自己。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就如同我们按摩酸痛的肌肉可以缓解疼痛一样。牙胶可达到轻轻按摩牙龈的作用。但很多婴儿还是喜欢咬自己的手指、拳头,其效果与牙胶相同。对于出牙,很少使用药物控制出牙带来的不适。
2、宝宝9个半月,已经出了下面两颗门牙,现在上面门牙没出,先出了门牙的左侧牙,这是为什么呀?出牙顺序颠倒是缺钙了么?正常么?
答:婴儿出牙顺序并不规律,出牙时间也有差异,这与缺钙无关。胎儿期牙胚即已形成,出生后在不断生长(长牙),萌出(出牙),成熟。整个过程个体化。长牙期间会牙龈不适,因此孩子会扣牙、咬东西、流口水等。按摩牙龈、咬磨牙棒能缓解牙龈不适,但牙齿不是被磨出来的,而是自行长出的。
3、儿子两岁三个月,需要刷牙了吗?要用牙膏吗?不会漱口怎么办?
答:当婴儿萌出第一颗牙就应开始刷牙,而且用牙刷刷牙。开始可用套在大人手指上的指套牙刷。早期开始刷牙,即利于牙齿保护,也使婴儿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刷牙,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若早期没开始刷牙,应尽快开始,同时大人要做表率。与大人一起刷牙可诱导儿童顺利接受,千万不要用强硬方式。
4、宝宝牙床有一白点,三个月了有点变大,这是怎么回事?
答:牙龈出现的白色附着物是上皮组织增生的结果,俗称“马牙”。这种上皮组织增生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会自行脱落,无需任何处理,也不会影响今后的牙齿生长。服用任何药物或补充剂都没有协助消退的作用。耐心等待,不用担心。
新妈扫盲,宝宝长牙的10个疑问
宝宝出生后6-10个月,细心的妈妈会惊喜地发现宝宝第一颗牙齿正“破土而出”,这颗小小的牙齿给全家都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这可是宝宝成长的里程碑哟。
当发现宝宝流口水的情形比以前增加,常常将手指或整双手放入口中吸吮,或将抓到的东西放入口中咬,这时可就要怀疑宝宝可能要长牙了。面对宝宝长牙,妈妈有哪些常见的疑问呢?
Q1: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牙?
A: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即开始生出第一颗牙齿,这时长出的牙齿叫乳牙,先后持续到两岁或两岁半时全部出齐整套20颗牙齿。
当发现宝宝流口水的情形比以前增加,常常吸吮手指或咬东西,这时可就要怀疑宝宝可能正面临着“长牙期”。大多数的宝宝在六个月左右开始长牙,宝宝在长牙期除了会发生以上的情况之外,在情绪上也可以明显感觉到宝宝的脾气变得比较暴躁、不易安抚、常常哭闹、不安。
如果您的宝宝已经进入长牙阶段,您可以在要长出牙齿的牙肉上,感觉到有一个硬硬的小突起,同时牙肉上也会呈现一点点红肿,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Q2:宝宝长牙有哪几个阶段?
A:宝宝长牙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2颗牙阶段:宝宝一般在6-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
4颗牙阶段:大概8~12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
6-8颗牙阶段: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
8-12颗牙阶段:大概在13~19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
12-20颗牙阶段: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
Q3:宝宝长牙时,需要进行口腔检查吗?
A:乳牙开始萌出时,也是第一次进行口腔检查的时间,一般检查最迟不要超过宝宝周岁。
乳牙萌出时,宝宝们喜欢咬东西。因为龋齿(蛀牙)是由细菌导致的,而主要的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随着牙齿的萌出,这些致病菌才开始在口腔内定植。除了开始进行口腔清洁,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宝宝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因此,第一次口腔检查,保健人员会帮助你进行上述两个方面的保健措施。而不良的喂养习惯,其危害是极大的。
Q4:宝宝只长了一颗门牙时无法咀嚼吗?
A:事实上门牙的功能是用来切断食物的,在其他乳牙还没有长出来之前,宝宝己经开始运用牙龈来咀嚼了。这一口腔功能的发展对他将来进食习惯、语言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Tips:其实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之前,妈妈可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给予糊状的食物,比如牛奶麦片和稀粥,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宝宝的营养,还能促进宝宝萌牙。
Q5:6个月宝宝哭闹是长牙的缘故吗?
A:未必是。
6个月左右的宝宝哭闹、烦躁不安或发烧,许多父母都认为这是长牙的必然现象,其实,宝宝的反应一部分与长牙有关,但也有一些其它因素不容忽视:宝宝发烧可能是生病了,因为6个月大的宝宝从母体中带来的抗体正慢慢减少,而他自身的免疫系统又没有建立好,受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宝宝哭闹也许是拉肚子的缘故,因为这一阶段是宝宝添加辅食、走向断奶的阶段,肚子不适也会引起吵闹。所以宝宝的不适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不能轻易与长牙划等号,以免耽误病情。
Q6:长牙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系?
A:长牙的快慢和钙有关系。钙低了、维生素低了,小孩出牙会慢一些。出牙主要的因素还和遗传有关系,父母出牙晚,孩子就出牙晚一些。出牙早,换牙也早。出了八个和六个牙以后,后面的磨牙也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出来。牙和食物也有关系,你给的食物特别软,不用咀嚼,因为牙的生长需要有刺激,给宝宝添加的辅食也很重要。
Tips:宝宝的第一颗牙齿开始萌出时,妈妈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当宝宝萌出第一颗乳磨牙时,就要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咀嚼。
Q7:宝宝长牙是用磨牙棒还是牙胶?
A:磨牙棒和牙胶各有各的好处,最主要看宝宝喜欢哪种。
磨牙棒硬度适中,可以摩擦牙龈,促使萌生的乳牙及时长出,经常咀嚼磨牙棒,可以使颌骨正常发育,为恒牙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牙胶也可满足婴儿牙痒之需。通过吸吮和咬牙胶,促使婴儿眼和手协调,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宝宝受到挫折不高兴,疲倦想睡或孤独寂寞时,通过吸吮安抚奶嘴和咬牙胶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安全感。磨牙棒和牙胶的主要作用都是缓解不适,最主要看宝宝喜欢哪种。
Tips:对于磨牙棒,很多妈妈都觉得太硬了太甜了,不适合宝宝,其实妈妈们可以选择磨牙饼干,相对来说硬度适中,而且不太甜,妈妈还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指饼,比较便宜,而且很多宝宝都喜欢手指饼的味道。
Q8: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刷牙?
A:从宝宝长第一颗乳牙起,就该给他刷牙了。这样不仅可以及早防止龋齿产生,还可帮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妈妈应该使用专门为宝宝设计的牙刷,如果他很抗拒牙刷,妈妈可以用干净的纱布缠在手指上,代替牙刷为宝宝刷牙。刷牙应该每天早晚两次,使用不含氟的婴儿牙膏。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妈妈都不应让宝宝含着奶头睡觉,以防止龋齿产生。
Q9:为什么宝宝的牙齿之间有缝隙?
A:乳牙间大多存在生理间隙。
有些宝宝乳牙萌出时出现间隙,也有些孩子乳牙初建牙合时无牙间隙,以后逐渐出现间隙。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但生理间隙的存在,使食物残渣易于存留生理间隙处,不易清洁,易导致龋齿,这也是生理间隙存在的不利之处,但更需爸妈们要作好宝宝的口腔清洁,避免龋齿的发生。
Q10:母乳期间宝宝长牙需要戒母乳吗?
A:因人而异。
现在很多宝宝都坚持吃母乳到1~2岁,而且还是妈妈亲自哺喂(不是用奶瓶喂),这些宝宝并非没有长牙,但是宝宝本身就会用含乳的方式来吸吮,所以不至于伤害到妈妈的乳头。当然,如果宝宝长牙后经常咬伤妈妈的乳头,那就建议将母乳挤到奶瓶中来哺喂。
Tips:很多妈妈觉得母乳和牛奶是流质食物,所以误以为喝完后不需要洁牙,其实,只要进食,那就必须清洁牙齿,如果奶垢得不到清除,一样会囤积在牙齿表面和缝隙中。
宝宝出牙晚有原因
1、出牙晚应综合遗传和发育等多因素
儿科专家根据临床经验指出,出牙早的宝宝4个月大就长牙齿了,晚的要到10个月才长。早晚差别在半年左右,在这其间出牙都算正常,而且这期间出牙的早晚跟是否缺钙的关系不大,更多应该从遗传和发育状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家长不必过分紧张,也不需要忙着给宝宝补钙。如果宝宝营养补充全面,生长发育的状况良好,而且没有受到疾病的影响,宝宝出牙的早晚应该是受家族遗传影响,也许父母小时候有类似情形。
但是也要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宝宝超过一岁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或者出牙顺序不对,再或超过3岁牙尚未全部萌出,医院口腔专科查找一下原因,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等疾病。
另外,宝宝的乳牙一般都是成对萌出,也有个别会一颗一颗地长。如果本应成对萌出的牙齿一颗长出后,另外一颗却迟迟长不出来,家长也最好带宝宝去检查一下。
2、秋冬季节出生的宝宝易出牙迟
秋冬季出生的宝宝,因为天气较冷,家长很少带其到户外活动,日晒少了,很容易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发佝偻病,从而令长牙迟缓。对于这样的宝宝,儿科专家通常建议家长适当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防止佝偻病的发生。佝偻病的缺钙虽可影响宝宝的出牙时间,但是这种程度的佝偻病同时还会伴有方颅、肋骨串珠、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严重症状。
3、母亲妊娠期钙摄入量不足
母亲妊娠期如果钙的摄入量不足会影响胎儿乳牙、恒牙的钙化和骨骼的发育,宝宝出生后易出现佝偻病。因此妊娠全过程都需要补钙,尤其孕晚期的需求量会明显增加。因为一方面母体钙的储存增加,另一方面胎儿的牙齿和骨骼的钙化加速。胎儿体内钙的一半以上是在怀孕的最后两个月储存。
4、添加辅食过晚
宝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光靠母乳和奶粉已不能满足其营养,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让其得到足够的营养,这样才能确保牙齿的正常萌出。正确添加辅食可以为宝宝牙齿萌发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还可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口腔内血液循环,加快牙齿的发育。添加辅食要按照由软到硬、由细到粗的顺序。
4-6个月时,宝宝的辅食应以泥糊状食物为主,锻炼孩子吞咽、舌头前后移动的能力。食物从稀糊状过渡到稠糊状。如米糊、蛋黄糊、土豆泥糊等。
7-9个月时,可为宝宝添加一些比较软的食物,锻炼他的舌头上下活动,能用舌头和上腭碾碎食物的能力。如菜末面片汤、烂面、苹果泥、鲜虾麦片粥等。
10-12个月时,可为宝宝选择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让宝宝练习舌头左右活动,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如馒头片、面包片、奶酪、豆腐、小馄饨、水果沙拉、苹果片等。
5、系统性疾病或外伤也会影响出牙
唐氏症、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宝宝长牙的速度有所差异,必须通过抽血检查才能确定真正的病因。
如果宝宝嘴部受到过外力撞击,与牙齿相连的韧带可能会坏死,而以新生骨头取代(骨沾黏),从外观看来只是某颗牙齿生长较慢,乳牙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实际上却会影响到恒牙的萌发。如果宝宝乳牙提早丧失,牙龈表面便会生成结缔组织,一旦恒牙此时还未充分成长,就会受到压迫而导致恒牙出牙较慢。另外,一些药物服用会让宝宝牙龈增厚,牙齿不易冒出,让父母产生长牙较慢的误解。
俏妈说:
有些年轻父母总会有这样的侥幸心理,认为乳牙早晚都会掉的,保护不保护都一样,只要等到换牙时再好好注意一下就没多大问题了,实际这种认识完全是错误的哦!
孩子的牙齿好不好,实际从孕期开始就在打基础了,如果你想孩子以后有一口漂亮又健康的好牙,那么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全面注意了!
---------------------------------
注: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整理自太平洋亲子网,指导专家:崔玉涛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