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作室几个小伙伴,又相约开始减重。听他们做减重计划的时候,注意到几个很常见的健康饮食误区,今天总结一下!如果你自己也曾经踩过坑,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1.每天都吃一样的食物。多少人为了减重,每天只吃西兰花和鸡胸?来举个手!很多人刚开始改变饮食结构的时候,容易踩的坑就是「饮食单一」,包括网上的什么牛肉减法、苹果减法...等等。有些人选择这么吃,是因为有安·全感;还有人是因为简单方便。除非你是一个非常不需要味觉刺·激和快乐的人,这么吃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坚持了一个星期就被·迫放弃。首先这么吃,真的很容易因为饮食太无聊、“吃到吐”而中途放弃。其次,饮食过于单一,很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虽然食物的3大营养素大同小异,但每种食物中含有的微量营养素有很大差别,所以健康的饮食方法,是每天尽量多的增加自己摄入的食物种类。包括有一种饮食法,叫做彩虹饮食法。简单理解,就是每天多吃颜色不同的食物,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获取不同的营养素。2.运动后「不吃」或者「大吃」运动后的饮食错误通常就是这2点??完全不敢吃,或大吃大喝。简单说,运动后确实要吃,吃多少很关键。先说一个千万不要做的情况:运动后自我安慰,大吃大喝。有些小伙伴运动后食欲会变好,这个时候还会和自己说“我已经运动了,多吃一点没关系”。虽然运动会消耗一定热量,但很容易伴着“多吃一点没关系”的心理,就从饮食上找回来了。具体吃多少,还是取决于你的运动强度和一整天的饮食安排。如果你平时运动后吃日常三餐,并且运动前有加餐、运动强度一般,那正常吃饭就好;如果你运动时间离正餐很远,并且运动强度很大,那少量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就可以。但无论如何,运动后及时都要及时补水。另一个情况就是:运动后很饿,却完全不敢吃。运动后及时补充能·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摄入「适当」的营养,可以帮身体肌肉更快恢复,减少肌肉分·解,帮助身体重建肌肉和糖原储备。但是如果你在运动后,并没有很强烈的饥饿感,倒也不需要强逼着自己硬吃。3.不吃主食这应该是我最常看到的误区。真想大喊:碳水化合物并不可怕!咱们中国人的饮食方式,确实碳水比例较大,控制碳水化合物没问题,但真的不需要完全不吃。短时间不吃碳水,确实可能因为身体脱水,而快速掉体重。虽然体重轻了,但是身体脱水会让你的皮肤、头发、大脑思考能力、肌肉、肠胃全都受到影响。另外,不吃主食会导致身体皮质醇水平升高,让你不仅无法压制自己想吃主食的渴望,更会失·眠、肌肉酸痛、压力大、注意力、免·疫力下降等等。而且,不吃碳水健身也没劲啊。我自己运动前的一餐,甚至会特别选择吃快速碳水(比如水果、白面包等等)来为身体提供能·量,运动起来更舒服。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减重期应该吃多少主食,可以看看我的7日减重三餐,在历史推送里搜就可以啦~4.忽略喝进去的热量,尤其是酒。如果你想要降低每天的热量摄入,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戒饮料。很多碳酸饮料,除了糖就是糖,增加热量摄入,却不会提供任何饱腹感。而且很多人都会忽略到自己每天喝进去的热量。我曾经算过身边一个朋友每天喝进去的热量,早上的豆浆、下午的奶茶、晚上应酬的啤酒..轻轻松松破大卡。当然了,比如豆浆、牛奶这些是很健康的饮料。而且强烈推荐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少喝酒!不仅酒精热量非常高(每克酒精就要7大卡,脂肪每克是9大卡,你感受一下),同时酒精还会影响运动表现、肌肉恢复、睡眠质量等等。5.过度在乎热量。过度计算热量,或者认为热量才是重要的。首先,了解热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无法对食物产生概念,不知道如何去掌控食物的份量,更没有概念自己每天应该摄入多少食物。但和热量同样重要的,还有食物的营养价值和份量。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才能帮你在健身期间作出更好的食物选择。举个例子,虽然很多魔芋零食没什么热量,但它除了膳食纤维,无法为身体提供运转所需的蛋白质,更别提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了。虽然看似低卡,但完全不能当饭吃啊,只能作为日常消遣的零食。再举个例子,奇亚籽。奇亚籽并不低卡,但不仅富含膳食纤维,更有丰富的Omega_3和微量营养素。这样对比,并不是想说,奇亚籽就比魔芋好,而是希望大家能根据自己身体的需求,更多元化的选择食物,而不是仅仅只用热量作为评判标准。6.两餐间隔时间过长,比如不吃早餐。不吃早饭、午饭晚饭间隔时间过长、很少加餐等等...两餐之间间隔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因为过度饥饿,不自觉地选择不健康的食物。饮食管理最核心的,其实是饥饿感管理。7.不停变换饮食。也许是因为最近有某个减重法很火,或者是最近看了什么新的研究...看完回家立刻着手改变自己的饮食。关于各种减重法,我之前写过,但更重要的是想跟大家聊聊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这些科学研究确实很容易让人满头问号。”怎么前几天还说不能吃饱和脂肪,突然又有研究说,饱和脂肪没那么可怕呢?我到底该相信谁的?“很多科学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结论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候我自己去查一些资料,都会出现越看越迷茫的情况。但这些复杂的科学研究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通常会被「简化」。「简化」后的研究虽然更易懂、更容易传播,但也更不严谨。再加上科学研究一直是在进步、在变化,所以大家看到新的研究时,不要行动力太强!可以等等看~并且做出饮食选择的时候,要注意营养、要注重科学,但也别忘了关照自己的喜好和感受呀!吃得健康,也吃的开心!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对版权问题有疑问,请联系:hezuofruitbomb.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kuaik.com/yejx/1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