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月一朝分娩,随着宝宝的到来,妈妈们既感到幸福、安慰,又为宝宝的健康成长煞费苦心。妈妈都想把最好的给宝宝,但是也难免有一时糊涂的时候,比如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的问题上,好多妈妈就因为认识不够,补充不到位,反而影响了宝宝的生长发育。
其实,妈妈们对于维生素AD都不陌生,宝宝出生后,医生就会嘱咐妈妈们给宝宝补充,并且强调要每天服用并连续服用到宝宝3岁,虽然妈妈意识到了维生素AD对于宝宝成长的重要作用,但是坚持每天一粒的补充方式,却经常被忽略。尤其是宝宝到了1岁后,很多妈妈对孩子营养的补充放松了警惕,有些甚至中断补维生素AD,而这样做会对宝宝造成哪些健康影响呢?
妈妈“功课”没做到位宝宝身体频发“抗议”信号0-3岁是宝宝骨骼发育、身高增长、免疫力系统建立和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为宝宝补充关键营养素是非常重要的,在众多的营养素中维生素AD的作用不可忽视。可是如果维生素AD的补充不及时、不到位、不坚持,宝宝的身体或多或少都会发出一些“抗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预警信号,你家宝宝是否已经出现了呢?
1骨骼预警信号——发育迟缓,个子矮小、瘦弱,牙齿发育异常(出牙晚、出牙迟),早期缺钙表现(如枕秃、多汗、夜惊)等。维生素AD对于骨骼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促进钙吸收,保证骨骼发育所需的基础骨量。维生素D又称“阳光维生素”,它是钙吸收的主要功臣,帮助钙输送到骨骼和牙齿,没有维生素D的参与,钙吸收将不足1/10,也就是说只补钙而不补维生素D,宝宝只是在做无用功。
另一个方面是促进身高增长的作用。尽管宝宝骨骼发育离不开维生素D和钙,但维生素D和钙也仅仅是使骨头变壮、变粗,真正使宝宝长个子的关键营养素是维生素A。维生素A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和平衡,提高长骨(四肢骨骼)的生长速度,让骨骼向长生长,从而促进身高的增长;维生素A还能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从而利于细胞增殖和分化;此外,维生素A还能促进影响身高增长的生长激素的分泌(软骨素、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宝宝长高离不开维生素A的作用。
由此看出,宝宝如果维生素AD摄入不足,势必会影响骨骼、身高、牙齿等的发育和萌出,宝妈们要留意宝宝的“骨骼预警信号”,如缺乏情况持续发展,严重则可能会发生佝偻病,出现不可逆的骨骼畸形(如鸡胸、罗圈腿、X型腿等),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持续补充维生素AD不可忽视。
2免疫预警信号——抵抗力差,经常性感冒、腹泻。为何说宝宝免疫力差也和维生素AD摄入有关呢?维生素A有“抗感染维生素”之称,从名称就可以看出维生素A对免疫力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维生素A可维持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细胞粘膜的完整性,这是宝宝抵抗力的第一道屏障,有效抵御病菌侵袭,减少感冒腹泻的发生;维生素A还能直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大量临床研究证明,维生素A还参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失调,削弱机体攻击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易引发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和腹泻、皮肤过敏等问题。
而维生素D能有效激活免疫细胞的活性,使这类细胞能及时发现和杀死致病菌,进而起到提高免疫系统抵御病菌感染的能力,从而提高宝宝抵抗力。
维生素AD缺乏具有隐匿性,缺乏早期通常表现为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腹泻等症状,所以宝宝如果已经出现这些症状,就要警惕维生素AD缺乏症了。
3贫血预警信号——缺铁性贫血。我们都知道宝宝贫血会对宝宝的智力和体能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但通常大家认为宝宝贫血只要给宝宝补铁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个原因同钙的补充和吸收有类似之处,铁元素被人体吸收后,需要足够的运铁蛋白“协助”,帮助它顺利达到造血器官,而运铁蛋白合成又受到维生素A的影响,维生素A若摄入不足,则会影响造血蛋白合成,从而影响铁元素的运输,造成宝宝贫血发生。为此,宝宝补充维生素A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视觉预警信号——眼睛干涩、视物不清。过去因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夜盲症、干眼症非常普遍,随着经济水平提高,这两种疾病已不多见,但是隐匿性缺乏仍然会对宝宝的视觉、视力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维生素A是合成眼睛暗视觉功能最重要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原料,如果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数量会减少,眼睛适应黑暗环境的能力就会下降,严重缺乏还有可能导致夜盲症。同时,缺乏维生素A还会使眼结膜和角膜上皮细胞干燥和退化,引起眼部不适、发干从而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从出生后一直到儿童时期,视觉的生理发育是持续进行的,通常宝宝的视力一直要到4岁才能达到正常标准,到12岁左右视力发展才会完全稳定,达到最佳状态。如此看来,为了保证宝宝各个阶段视觉发育所需,维生素AD也应该持续为宝宝补充。
中国宝宝维生素AD缺乏状况远比你想象中严重维生素AD对宝宝健康成长影响如此之大,那么我国宝宝维生素AD补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维生素D缺乏是全球性的,所以不论中外,对于维生素D的补充意识都较为明确。而维生素A缺乏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我国属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尤其是婴幼儿整体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问题非常普遍。根据《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显示,我国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及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率超过50%,小于6个月的婴儿更高达接近80%。而欧美发达国家的维生素A水平则处于正常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更常见的是单纯维生素D制剂,而中国市场上却是维生素AD制剂(如伊可新)了。
这些数据看的小编触目惊心,现在海淘盛行,有些妈妈为宝宝代购海外的纯D,盲目效仿欧美国家的育儿方式,这显然是十分不理智的。中国提倡维生素AD同补是国情所需,是最适合我国宝宝营养所需的补充方式,维生素AD协同作用,起到1+12的作用,营养更全面。
依靠辅食来补AD?当心造成宝宝“隐性饥饿”宝宝4-6月时可以添加辅食,有的妈妈就忽视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了,认为在食物中就可以获取到,无须额外补充,还有的妈妈对额外补充存有过量的顾虑和担心。
尽管辅食是宝宝丰富的营养来源,但事实却是辅食中的维生素AD要么含量低,要么转化率低,实属尴尬。
具体来说,动物性食物中动物肝脏含有维生素A和D,但肝脏属于动物的解毒器官,是各种有害物质、毒素的“中转站”、“集聚地”,宝宝食用有健康隐患,加上肝脏本身异味也较重,许多宝宝比较排斥,所以不建议宝宝过多食用。而植物性食物中几乎不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A也是以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的形式存在,β-胡萝卜素经过消化吸收,会转化为维生素A,但转化率却不足1/12,日常饮食难以满足宝宝日常成长所需。所以,为了保证宝宝日常的营养所需,维生素AD还需额外补充。
而至于过量或者中毒的问题,根据儿科营养学权威指南《儿科学》教科书,对0-3岁婴幼儿的维生素AD安全剂量给出了明确说明,维生素A的急性中毒剂量为一次超过30万IU,慢性中毒的剂量为5-10万IU且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维生素D的慢性中毒剂量为每日服用2-5万IU,或每天服用IU/kg,且连续服用数周或数月。
以医生推荐率极高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换算来看,1岁以内的绿色伊可新每粒含维生素AIU,维生素DIU;1岁以上的粉色伊可新每粒含维生素AIU,维生素DIU,两种规格的剂量均在合理且安全的剂量范围内,宝宝长期服用不存在过量问题,完全可以放心服用。
小编提示维生素AD补充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妈妈们用耐心与坚持,维生素AD缺乏通常都具有隐匿性,不易察觉,如前文所述宝宝出现一些早期的缺钙症状、免疫力低下、贫血等问题,都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D造成。不可认为宝宝添加辅食丰富或者听信谣言,而盲目停补,唯有坚持、长期地补充才能为宝宝的成长“添砖加瓦”和打造“铜墙铁壁”的体格,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