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亲友聚会时,常会听到他们诉苦:我家宝宝总是不想吃饭,甚至看到食物或奶粉就摇头噘嘴,不肯吃,如果强喂就又哭又吵犯恶心,严重时还会呕吐。
眼看宝宝日渐消瘦,真心疼啊!进餐时间一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加上爸爸妈妈,全家总动员,又哄又喂,忙得不亦乐乎!可宝宝就是不领情。
怎么办啊?
宝宝不想吃饭,原因多种多样:全身性疾病影响——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消化道疾病都会使宝宝食欲下降而厌食。
药物影响——如抗菌素、磺胺类,及维生素A或D过量均会影响胃口,导致厌食。
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及某些内分泌素不足也会出现厌食。
气候变化影响一一如夏天气温高、湿度大,使人体消化液及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食欲也随之下降。
神经性厌食一一较多见的是宝宝离开亲人、家庭环境变化,或进托儿所幼儿园时,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没有食欲,不肯进食。
家长过分 顽固性神经性厌食。婴幼儿期较少见,通常发生在个别年长女孩身上,常因刻意减肥,或情志抑压,郁郁寡欢,而致长期厌食。
喂养不当,饮食失节一一这是现代社会小儿厌食最突出最多见的病因。
婴儿期(0-1岁):
人工喂养不定时、不定量,或喂得过频过多;不按比例配制奶液,奶液冲配得过浓;不根据宝宝的实际,一味按照说明书的配方奶量强喂,
甚至趁宝宝睡着时迷迷糊糊中灌喂下去。小宝宝消化吸收的功能尚弱,喂奶过多导致乳食积滞于胃肠道,出现口臭、肚膨气胀、哭吵、汗多或大便不调(大便黏稠臭秽、或干结不畅、或便秘)等症状。
爸妈却不明原由,仍按时强喂,宝宝肚胀更严重,只是不断哭吵,最后拒饮奶粉,甚至吐奶。
很多家长认为奶粉配方佳、营养高,当宝宝到6月龄时,未及时添加米面、菜泥、鱼肉等辅食,也不减少奶量,这些宝宝往往到1周岁时仍拒吃米面、菜肉类食物。
宝宝偏食挑食,导致营养不均衡。日久后体重不增,消瘦,导致贫血、佝偻病。
幼儿期(1-3岁):
因之前的喂养不当,有些宝宝虽已长出牙齿,却不肯咀嚼,嗜饮奶粉、酸奶,并喜喝各种饮料、冷饮、鸡鸽浓汤、糖果、零食及油炸食品。
家长过分精细喂养,一味挑选价高质优、营养成分高的奶制品,还不定时地喂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如巧克力、奶酪等,高糖、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超量供给,宝宝难以消化、分解、合成、吸收,导致饮食内积,日久化热,出现口臭腹胀,心情烦躁不宁,变得对正常饭菜没有胃口,不想吃。
正常儿童每隔3~4小时胃内容物要排空,血糖下降,就会产生食欲。如果进食不定时,饭前吃零食、冷饮或水果,胃内充满食物,血糖就不下降,也就不会有饥饿感,会不想进食。
宝宝长期厌食,后果堪忧厌食日久,宝宝摄食量少,体重身高增长缓慢,形体日见消瘦,脸上的皮肤没有光泽,继发贫血、营养不良及佝偻病(鸡胸、肋骨外翻丶夜烦哭吵、盗汗淋多)等。
同时因气血不足,抗病力降低,宝宝很容易感冒发热,引发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体检发现:
长期厌食宝宝中体重身高低于同龄健康宝宝1个标淮差以上的竟占80﹪左右,兼有贫血的患儿占36.2﹪,头发微量元素检测﹙包括宏量元素钙﹚,缺锌占48﹪,缺钙占72﹪,缺锰占32﹪。
诊断小儿厌食症4标准:
1、食欲减退,不思进食,或厌恶进食;
2、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的1/3左右;
3、厌食病程超过2个月;
4、体检没有发现消化道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不妨试试针刺“四缝穴”:“四缝穴”位于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掌面第一与第二关节横纹中央露白处。
点刺“四缝穴”可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多用于治疗奶痨、疳证等疾病。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理想。
医生会用75%酒精棉球常规局部消毒患儿掌面手括后,以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四缝穴”深约1.5毫米,挤出清液或黏液,直至见血,再以干棉球拭干,压迫止血即完成一次。
每周针刺1~2次,3~6次为一个疗程。小儿厌食病程越长,症情越重,挤出液体越多越稠,反之则液体少而清。
给厌食宝宝的食疗方
1、红枣9只去核,橘皮5克,粳米50克,共置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早晨空腹进食,连服1周。有健脾养血,消食行气功效。适用于病后不思饮食、面黄少华、神疲无力的宝宝。
2、焦黄锅巴50克,谷芽30克,麦芽30克,加清水适量煮30分钟,取汁加少量食盐或蜂蜜调味饮用。具有健脾消食化积的功效。适用于伤食积滞、舌苔薄腻、纳呆厌食的宝宝。
3、金橘克,切片,与克白糖混匀,装瓶蜜蜂2周(现售的糖金橘亦可)。每次取25克,开水泡饮,连用1周。具有健脾消食、生津理气功效。适用于脾虚、胃痛、嗳气胸闷、口渴不思进食的厌食宝宝。
4、胡萝卜克,洗净水煎,加入适量红糖,取汁代茶饮壅。具有健脾消食、行气生津功效。适用食积于内、口臭胸闷、形瘦乏力的厌食宝宝。
5、鲜酸梅克洗净,温开水泡软去核,加白糖50克,同捣成浆,冲入雪梨汁毫升,加凉开水毫升。每次饮15~30毫升,每日4次。具有生津解渴安蛔,促进消化作用。适合胃酸不足、舌红少苔、口渴、面有虫斑的厌食宝宝。
捏捏脊,胃口开“捏脊”是古代中医发现的养生保健方法,用于小儿厌食更是效果显著。
爸爸妈妈不妨学一学:
1、先在宝宝背部轻轻揉几遍,使宝宝的肌肉放松。
2、用右手拇指沿督脉自大椎穴滑向长强穴,2~3遍。
3、自下而上,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要做到随捏、随提、随放、随向前推进。一般捏3~5遍,即结束。隔天1次,5次为1疗程。
注: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长强穴位鱼尾骨尖下0.5寸,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
特别叮嘱:
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发生厌食。
有消化道及全身性疾病的厌食宝宝,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治愈,病因去除了,食欲自然会逐日增加。
因药物引起的厌食,停用引起胃肠反应的抗菌素及其他药物,宝宝的食欲就能恢复。
缺锌的厌食宝宝需要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夏季炎热,除适当通风降低室温外,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也可选择进食米仁、扁豆、冬瓜、山药等化湿健脾帮助消化的食品。
掌握科学喂养方法,适时添加辅食,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按顿进食,同时给宝宝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宝宝食欲差最忌盲目补锌如今,补锌已成为人们继补钙之后, 然而,营养专家表现出的态度,却与父母给孩子补锌的热情截然相反。专家说:“真正缺锌的人很少,只要饮食均衡都不需要额外补充。”
不挑食就不会缺锌
尽管锌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如果缺乏会导致婴幼儿厌食、生长缓慢,成年人身体抵抗力下降、皮肤伤口愈合慢等问题,但是锌作为一种微量元素,人体每天的需求量并不大。
0~6个月的婴儿每天只需要1.5毫克锌,7~12个月的婴儿为8毫克,之后随年龄增长,对锌的需求量缓慢递增。
很多食物中都有锌,只要正常饮食,就不会出现缺锌问题。只有长期严重偏食、素食、营养不良的人才有可能缺锌。
锌补过头了,有害
锌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缺锌可引起食欲减退、异食癖、免疫功能降低,严重缺锌可导致认知行为改变,影响智力发展,导致成熟延迟等问题。
但是并不表示锌越多越好,人体对锌的需要是有限的,服用锌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可致中毒。对于不缺锌的人来说,额外补充有可能造成体内锌过量,从而引发代谢紊乱,甚至对大脑造成损害。
服用锌过量会导致人出现呕吐、头痛、腹泻、抽搐等症状,并可能损伤大脑神经元,导致记忆力下降。此外,体内锌含量过高,可能会抑制机体对铁和铜的吸收,并引起缺铁性贫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锌很难被排出体外。
要不要补锌,最好做个检查那么,如何才能确认宝宝是否缺锌呢?
专家提醒,社会上一些关于儿童头发黄、有多动症倾向,就是缺锌的说法,其实都很片面。
要明确是否缺锌,医院做个化验,若血锌检测低于正常值,结合临床症状、膳食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后,才应考虑适当补锌。
而且,缺锌不严重时,药补不如食补。我们日常吃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锌,从食物中补充锌元素是完全可以的。
一般说来,贝壳类海产品含锌最为丰富,妈妈可给稍大点的宝宝炖一些海鲜汤,如扇贝、海螺、海蚌什么的。
此外,动物肝类含锌量也较高,把鸭肝、鸡肝剁碎了,再加上蛋黄制成泥状辅食,比较适合年龄较小的宝宝进食。
对于不爱吃荤菜的宝宝来说,蔬菜、水果中同样含有锌,花生、核桃、栗子等坚果也是宝宝补充锌元素的很好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食补后,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那么宝宝可以服用一些补锌剂,但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服用3到6个月之后要进行一次血锌检测。
引起孩子食欲不好的常见原因:家长们都希望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但宝宝厌食、挑食是家长们极为头疼的事情。宝宝还小,大道理他听不懂,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会扭头跑开,再怎么强行喂食宝宝也不会吃。要想解决宝宝厌食,还是要从根本上发觉孩子食欲不振的原因,从根上解决。
一、甜食影响食欲
甜食是大多数孩子喜爱的,有些高热量的食物虽好吃,却不能补充必需的蛋白质,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食欲。
此外,食欲不振的孩子中,大多数很少喝白开水,他们只喝各种饮料,如桔子汁、果汁、糖水、蜂蜜水等。
这样使大量的糖分摄人体内,无疑使糖浓度升高,血糖达到一定的水平,会兴奋饱食中枢,抑制摄食中枢。因此,这些孩子难得有饥饿感,也就没有进食的欲望了。
二、缺锌引起味觉改变
临床发现,厌食、异嗜癖与体内缺锌有关,通过检查,头发中锌含量低于正常值的孩子,其味觉,即对酸甜苦辣等味道的敏感度也比健康儿童差,而味觉敏感度的下降会造成食欲减退。
锌对食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唾液中的味觉素的组成成分之一是锌,所以锌缺乏时,会影响味觉和食欲;
2、锌缺乏可影响味蕾的功能,使味觉功能减退;
3、缺锌会导致粘膜增生和角化不全,使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堵塞了舌乳头上的味蕾小孔,使食物难以接触到味蕾,味觉变得不敏感。
肉眼观察一些缺锌孩子的舌象,可以发现舌面上一颗颗小小的突起即舌乳头与正常孩子的舌乳头相比,前者多呈扁平状,或呈萎缩状态,有的缺锌孩子明显口腔粘膜剥脱形成地图舌。
给这些孩子辅以锌剂治疗以后,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食欲有改善或明显改善,原有地图舌的也多数恢复正常。
三、心理因素不容忽视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就餐前,胃内空虚,血糖下降,开始有饥饿感,食欲很好。但是,如果某种原因(如吃了点心),则会干扰了这一规律。
此外,父母应当允许孩子的胃肠功能有自行调节的机会,可是许多父母往往不懂这个道理,总是勉强孩子吃,甚至有的采取惩罚手段强迫孩子吃。长此以往,这不好吃的,就少吃,甚至不吃。
宝宝厌食原因多,对症下药不用怕(1)出汗较多:
宝宝出汗较多时,体内水分、盐分丢失较快,胃肠道活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下降。
夏季,暑热往往伤脾阴,湿气积滞体内也会使胃肠呆滞,一些体质弱的宝宝脾胃功能易下降。
(2)偏食习惯:
宝宝偏食会引起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缺乏,如保持正常味觉的锌元素,体内锌缺乏,就会食欲不振。果糖、巧克力等甜食吃多了,对食欲也有影响,尤其在吃饭前吃甜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中枢神经抑制,人就不想吃东西了。
(3)活动少:
宝宝在室外活动相对减少时,身体没有被积极调动起来,胃肠道运作速度也随之减慢,食物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延长,发酵过程增长,使得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4)喂养不当:
部分家长给宝宝喂饭不定时、不定量,甚至喂食量过多。这样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肚胀,最终厌食。
(5)精神状态:
食欲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不少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够,采用哄、骗、骂甚至打等方式强迫宝宝进食,这样容易导致宝宝产生反抗情绪和厌食心理。
改善食欲有妙法,宝宝从此不厌食(1)食物多样化:
制作辅食时,妈妈们应灵活搭配多种不同颜色的水果、蔬菜和肉类,运用丰富的色彩来调动宝宝进食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全面吸收均衡、安全的多样化营养,还能帮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对不爱吃蔬菜的宝宝,可以将蔬菜切碎做菜粥或菜饭,宝宝就喜欢吃了。
(2)不要强迫进食:由于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宝宝有时吃得多些,有时吃得少一点,这是很自然的事,有些家长却大惊小怪,紧张得不得了,怀疑宝宝是否患病了,或者硬要他吃完这份饭菜。
有时由于硬塞反而引起宝宝恶心、呕吐,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拒食,日久便会形成厌食。
(3)充足的睡眠:
睡眠充足,食欲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因为消化道的活动与大脑皮质的功能息息相关,睡眠不足会抑制丘脑的进食中枢,使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道的蠕动明显减少。所以,充足的睡眠是提高食欲的先决条件。
(4)多吃含锌食品:
缺锌往往容易引起宝宝味觉功能和胃黏膜消化功能的降低,使宝宝没有食欲和消化能力减弱。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增多,锌也会随着人体出汗而大量丢失,因此宝宝在夏季需要比平常更多的锌。
父母这时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锌的食品。如,瘦肉、蛋、粗粮、核桃、花生等。
宝宝厌食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宝爸宝妈们只要知道了原因,就能想办法解决孩子们的厌食问题。宝宝不厌食,从此健康吃得香。
本文转自育儿之家版权归原作者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您热爱生命并享受生活
聪明的人经营健康,明白的人储存健康,普通的人不懂健康,糊涂的人忽视健康。
马云说:成功的人每时每刻都会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你在他们心目中会变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