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饮食要健康清淡,在蛋白质摄入方面有常见的两个极端:
养身族眼中的“吃清淡”,约等于喝粥配些青菜、水果,仙气儿有余,蛋白质不足;
健身族恰恰相反,顿顿鸡胸、牛肉外加蛋白粉,过于看重蛋白质的作用,摄入过量,囤积脂肪,甚至对身体造成负担。
蛋白质摄入不足一般会有怕冷、手脚冰凉、易水肿、过瘦或过胖、肌肉松垮、脱发、指甲易断、贫血、抵抗力低、饿得快等症状。俗话说”臭屁不响,响屁不臭“,这一现象的形成也和蛋白质息息相关,蛋白质摄入过量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吃完饭后放极臭的闷屁,而淀粉类摄入过量,则会放响但不臭的屁。
在我还是小白时,看到健身饮食文章都在说我国日常饮食习惯以高碳水为主,蛋白质严重摄入不足、多摄入蛋白质延长饥饿等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饮食都是高蛋白极低碳水,每顿饭几乎都是一整块鸡胸,还喝蛋白粉,吃得多不长胖,还瘦得很快,自以为找到了瘦身的好办法。
但是事实证明,只要营养素不平衡,任何一种营养素缺乏或摄入过多,长期下去都对身体不利,可能会引发暴食、甲状腺激素紊乱等健康问题。
现在看来,有很多健身、减脂新手关于蛋白质都犯了这样的错误:
光看那些健身、练健美的人顿顿吃鸡胸长肌肉,以为吃得越多就能长肌肉,其实你的训练量根本配不上那些吃进去的蛋白质,说白了吃配不上训练量的蛋白质只是徒增了肠胃负担;
以为锻炼后30分钟内喝蛋白粉就能长肌肉,事实证明,训练强度不够,多吃蛋白质只能是浪费银子和感情;
忽视了蛋白质要配合碳水一起吃,蛋白质想要充分被利用,起到修复肌肉的作用,离不开碳水的支持。但过于惧怕碳水而不敢吃,这也是减脂新手常犯的错误。
关于蛋白质,初学者不妨这样做:
蛋白质搭配碳水、脂肪一起吃;
吃蛋白质食物的同时搭配纤维和蔬菜摄入
分少量多次摄入,尤其是肠胃消化不好的人,如出现上述摄入过多蛋白质的症状,要逐步减少摄入量
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蛋、奶类、瘦肉、鱼、豆腐、豆制品、芝麻、葵花籽
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杂粮谷物做主食,如燕麦、荞麦、糙米、小米、黑麦、薏米、玉米、野生稻、全麦面条或面包。其他还有小麦胚芽、米糠、麦麸等
杂粮谷物中的蛋白质为不完全蛋白质,吸收率没有优质蛋白质高,二者结合效果更好
关于蛋白质,初学者应避免什么:
一次大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种类单一
以为蛋白粉长肌肉必备
加餐只吃含蛋白质的食物
素食的原因而忽略了蛋白质的摄入
过高估计蛋白质对健身效果的贡献
大量吃蛋白质,而不吃碳水、脂肪
如何做到饮食平衡:
比如这道牛肉三明治,把传统做法中用到的高热量烧烤酱换成热量极低的黑胡椒酱,不仅没有减少口味,还带来了浓郁的黑胡椒味儿。
额外添加了豆类、薯类,提供肉类中缺少的纤维和B族维生素,均衡了营养摄入,增加肠道健康。西红柿和生菜中的维生素C帮助人体吸收牛肉中的铁,补血效果更好,牛肉中的油脂还可以帮助人体吸收胡萝卜中的脂溶性维生素。酱料中的梨泥,不仅能减少加工糖的用量,也能改善瘦牛排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