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阿姨为了减肥增肌,把一日三餐都改为了鸡胸肉,短短一个月内,她竟然消耗了惊人的袋鸡胸肉。
原以为今年体检各项指标都会达标,但当她拿到报告时整个人都愣住了,结果显示她的肾功能竟严重受损。
王阿姨感到十分诧异,自己从不碰烟酒,日常亦很注重养生,怎么会把肾给伤了?
没想到,医生直指背后元凶——竟是长期吃鸡胸肉!
一、牛津大学研究:吃鸡肉增加3种癌症风险
鸡肉是蛋白质的宝库,每克就含有23.3克的优质蛋白,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组成非常吻合。与猪肉、牛肉和羊肉相比,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遥遥领先。
除此之外,鸡肉的脂肪含量低,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钙和磷脂等营养物质,不仅人体吸收率高,还很容易消化。
既然鸡肉这么有营养,为何还会有致癌的说法?
年英国牛津大学发表在《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50万人进行了长达5.7年的跟踪观察,期间共有人患上了癌症。研究者分析数据后发现,如果每天多吃30克的禽肉,患黑色素瘤及前列腺癌的风险皆有所上升。
不过,这项研究虽然涵盖了大量数据,但它仅能展示在具有某一特征(例如癌症患者)的群体中,同时存在另一特征(如食用鸡肉)的比例较高。
吃鸡肉和癌症之间是否真的存在“因果联系”,还需要更多科学研究来支撑。
虽然吃鸡肉不至于患癌,那么又有朋友担心:听说患癌的人不能吃鸡肉,吃了会加速肿瘤转移?
医院肿瘤科潘战和医生发文澄清谣言:肿瘤患者能吃鸡肉,关键在于适量。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所有食物,不能因为某种食物有特别功效就过度补充。饮食上坚持“多元”“平衡”两个原则,才能让身体享受各种食材带来的健康益处。
二、关于吃鸡肉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几个?
真相一:喝鸡汤营养更高?
许多人认为,熬煮后的鸡汤吸收了鸡肉的全部精华,而剩下的鸡肉则所剩无几。事实是,炖煮后的鸡肉所保留的营养成分远高于鸡汤。
在炖煮过程中,鸡肉中的风味物质会释放到汤中,但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溶解到汤中。研究数据显示,每克鸡肉含有约25.1克蛋白质,而相同重量的鸡汤中蛋白质含量仅为1.37克。
所以,鸡肉本身才是营养的宝库,直接吃鸡肉更有营养。
真相二:鸡脖子有毒不能吃?
“鸡脖子不能吃”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让不少鸡脖爱好者都望而却步。
事实上,哺乳动物拥有的是成形淋巴结,鸡的身体里是淋巴集结体,这些是由多个淋巴小结聚集形成的结构,功能与淋巴结相似,通常位于皮下,如果没有病变,彻底煮熟后吃是安全的。
对于那些爱吃鸡脖子、鸭脖子,但又担心吃到淋巴组织的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把皮去掉再吃就行了。
真相三:鸡胸肉比鸡腿肉更健康?
鸡胸肉和鸡腿肉,它们都有自己的营养强项,到底哪个更健康,其实得看个人口味和需要。
鸡胸肉是低脂高蛋白质的代表,饱和脂肪少,适合想要控制脂肪摄入或者补充蛋白质的朋友们。
鸡腿肉,虽然脂肪含量比鸡胸肉多些,但主要是不饱和脂肪,对健康也有好处。而且,鸡腿肉的铁含量较高,有利于预防贫血。这两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鸡肉是炖汤好还是快炒好?怎么吃健康?
吃鸡肉,其实讲究也不少,想要吃得更安心,更安全,记得做好这三件事:
1、适度食用
鸡肉营养丰富,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身体会有点吃不消,对健康不太好。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40到75克畜禽肉。
2、食前去皮
鸡皮中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去掉后吃可降低患癌风险。烹饪时,先洗一洗,再把皮去掉。
3、因“材”施“煮”
很多人在挑选鸡肉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