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音乐剧vs原著小说,到底啥

有人说,《巴黎圣母院》是年“最出圈”的音乐剧,它的美、它的燃,突破了国别、语言、性别......在这部“音乐剧票房奇迹”的神剧中,潇洒幽默的诗人格兰古瓦、英俊风流的卫队长菲比斯、风情万种的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丑陋深情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痛苦挣扎的副主教弗罗洛…...每一位人物都让观众为之深深着迷,但在雨果的原著里,他们是否也都像在舞台上一样?他们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身份与秘密呢?下面,就让小编带你深度对比原著人物与音乐剧人物,对他们的前世今生、悲欢离合深度揭秘,最后你会发现“命运是一切的起点也是一切的终点”——▲希腊文“命运”01

敲钟怪人卡西莫多

一位杀掉了恩人、恩人弟弟,

同时失去所爱的年轻人,

可能是一位吉普赛人。

卡西莫多是雨果笔下最丑陋的人物,也是他笔下最令人动容的人物之一。驼背、鸡胸、独眼、耳聋、牙齿残破,“一个被打碎又胡乱拼接到一起的巨人。”他是副主教弗罗洛的养子,像狗一样跟随着主人,他是埃斯梅拉达最纯洁的仰慕者,只要少女的一个眼神,他就可以从巴黎圣母院的院墙上跳下去。我们常常因为卡西莫多的丑陋与磨难,忘记了在故事发生时,这位敲钟人大概只有20岁,虽然历经世事艰难,却又正年轻单纯。今年出演卡西莫多的安杰洛·德·维奇诺,本身是一位英俊的90后意大利演员,却有着一把嘶哑低沉的嗓音,这把嗓音将青春少年与岁月磨砺融合,完美的诠释了卡西莫多身上这些矛盾的魅力。在舞台上,卡西莫多摔死了自己的恩人副主教弗罗洛,抱着吉普赛少女的尸体,唱响了整部音乐剧最后一首金曲《舞吧,埃斯梅拉达》,这首堪称全剧悲情之最的歌曲,充满了为爱情献祭的神圣——

“当时光流转,有一天人们在地底发现两具缠绕的骸骨,向整个宇宙宣告,卡西莫多如何深爱着埃斯梅拉达。为你而死,虽死犹生。”

在原著里,卡西莫多的命运不仅是为爱而死化为尘土,他的命运更加诡谲与惨烈。他刚出生被遗弃在了教堂的广场上,因为丑陋,被围观的人辱骂为小畜生、骇人的魔鬼、应该被烧死的野兽。年轻的神父弗罗洛经过,看着这个小婴儿,想起自己同样年幼、视若珍宝的弟弟若让,他为了给弟弟积累功德,收养了这个丑陋的孩子,想着将来如果弟弟犯了罪,他的这番慈悲也能弥补罪孽。讽刺的是,16年后,弗罗洛那位被溺爱得不学无术、无法无天的弟弟,在跟着流浪汉们攻打巴黎圣母院时,被卡西莫多摔死在圣母院的院墙下。更令人唏嘘的是,16年前,一个吉普赛人换走了妓女歌乐花的漂亮女儿,留下了一个丑陋无比的男孩,那个女儿是埃斯梅拉达,而这个男孩正是卡西莫多。或许,卡西莫多才真正是某个吉普赛人的后代。又或许,在16年前,埃斯梅拉达、卡西莫多与弗罗洛的命运早已经注定。命运的恐怖就在于,你从不知道它的伏笔从哪里开始,又将在哪里爆发前后呼应。02

副主教弗罗洛

一位神学家、哲学家、医学家、语言学家,

一位狂热的炼金术士,

一位与法国国王对谈未来的智者,

一位溺爱弟弟的好兄长。

弗罗洛是《巴黎圣母院》里最分裂也最有话题性的人物。对比埃斯梅拉达纯粹的美、菲比斯纯粹的渣,副主教很难被定义。他陷害埃斯梅拉达时,令人憎恶和痛恨,但他被信仰与欲望撕裂时,又令人心有戚戚忍不住共鸣与同情。

在今年巡演的北京、上海站的舞台上,70岁的丹尼尔·拉沃伊饰演的弗罗洛,一头银发,威严神圣凛然不可侵犯。所以当他为爱挣扎、痛苦、卑微乞求,仿佛要把岁月、知识、地位所积累的尊严、优雅全都抛掷于地,只求所爱人的一点怜悯,高与低的对比就更加惊心动魄,如同一尊圣象跪倒在了尘土里。

在原著里,36岁的弗罗洛可能并没有如此风度翩翩。他出生于中产家庭,从小就被安排从事神职,天才又博学,十六岁就能和教会最高法庭的神父讨论法规,和索邦大学博士谈论经院哲学。他精通神学、哲学、内外科医学、自由艺术,会四门语言,早早的就秃了顶,并在狂热地追寻科学与真理以后,像晚年的牛顿一样,沉迷于炼金术。

在圣人和恶人两重身份以外,他还是一个极好的兄长和善人,在父母被鼠疫夺走性命以后,十八岁的弗罗洛一力抚养了尚在襁褓中的弟弟,对弟弟悉心照顾、关怀备至,他同样出于同情与同理心,收养了被遗弃的卡西莫多并抚养成人。

应该说在埃斯梅拉达出现之前的弗罗洛,是一个完完全全符合十五世纪社会标准的圣人、哲人与智者。

在音乐剧下半场,诗人格兰古瓦和副主教弗罗洛对唱一曲《佛罗伦萨》作为开场,这是与开场曲《大教堂时代》交相辉映的一首歌,也是整部音乐剧时代背景的绝佳注脚。文艺复兴正在萌发、马丁·路德将重写新约、船队即将从港口出发去寻找新大陆、古登堡的印刷机将改变世界、文字将取代宗教、学校将摧毁教堂、人类会杀死上帝,新的世界正在破晓。

在原著里,与弗罗洛进行这样一番对话的,当然不是半壶水的诗人,而是微服出访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一。

弗罗洛作为中世纪法国的完美圣人代表,在法国国王面前完美地预言了这个时代的结束。他代表着宗教统治时代最高贵的人格、最杰出的智慧、最具远见的思想,然而,这一切,在美的面前,不堪一击,在欲望的面前,灰飞烟灭。

卡西莫多最后对着弗罗洛与埃斯梅拉达的尸体,哽咽道:哦,我唯一爱过的!

但卡西莫多失去所爱、失去生命,至少保留了自己的灵魂。

对于弗罗洛来说,他不但失去了唯一爱过的一切,失去生命,更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他是整部小说里最一败涂地的人物。

03

吉普赛少女埃斯梅拉达

她并不是一位吉普赛少女!

埃斯梅拉达无疑是无数人心中对于吉普赛少女最美丽幻想的化身,浅棕肤色、头发漆黑、目光如烈焰,身边跟着一位能与人交流并变出各种神奇戏法的金角山羊。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舞台上,身穿绿色纱裙的埃斯梅拉达赤脚起舞,唱响名曲《波西米亚》,“没有人知道我来自何方,我浪迹天涯”,摇曳生姿、风情万种,观众瞬间能感受到原著里格兰古瓦的那句赞叹——“一位火精灵、一位水仙女、一位女神、一位梅纳伦山酒神的祭司!”正因为埃斯梅拉达的吉普赛少女身份,她被认为是魔鬼的化身,是一个女巫,是一个用魔法害人性命的罪犯。然而,在原著里,命运最大的玩笑就是,埃斯梅拉达并不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吉普赛女儿,她是一个巴黎女人的女儿。因为舞台叙事的容量有限,音乐剧里不得不牺牲了一个原著里十分惨烈的人物——麻袋修女,也就是妓女歌乐花,更是埃斯梅拉达的亲生母亲。这位从小失去父亲,十四岁就靠卖身养活自己的可怜女人,一个从小偷那里乞求爱情却被看不起的女人,对自己刚出生不久的漂亮女儿倾注了全部的爱,狂热的爱。在女儿被吉普赛人换走以后,她发了疯,成了对吉普赛人恨之入骨的麻袋修女,不知饥渴、不知冷暖,每日亲吻女儿留下的小鞋,并终日诅咒在广场上跳舞的埃斯梅拉达。故事的最后,麻袋修女替副主教抓住了埃斯梅拉达,却又马上发现她是自己的女儿,在得失的巨大悲喜之间,疯狂的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对搬出国王命令的巡检总督大喊“你的国王,和我有什么关系!这是我的女儿!”最终,只有指甲和牙齿作为武器的母亲被摔死在了石板上。再也没有人知道埃斯梅拉达其实并不叫埃斯梅拉达,她也不是吉普赛人,她是一位巴黎妓女的后代,她的真名叫做阿妮丝。04

诗人“格拉古瓦”

一个胆小鬼,一个马屁精,

还是副主教弗罗洛的学生!?

诗人格兰古瓦无疑是被“洗白”最成功的原著角色!当灯光亮起,格兰古瓦从木头架子上潇洒起身,唱响《大教堂时代》的恢弘曲调,“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人类进入了新的纪元…”这是无数普通观众深深掉坑《巴黎圣母院》的初恋场景。在上海、北京开演以后,无数的姑娘们表示,最喜欢的就是格兰古瓦——高大,英俊,长发飘飘,一袭蓝色的长袍,像一个哲学家、一个游吟歌者,时而向人们讲诉大教堂的现在与未来;时而与副主教弗罗洛对谈时代的变迁;时而像一个酒神的代理人,挑起愚人庆典的狂欢,潇洒又幽默地俯瞰着15世纪巴黎的悲欢离合。加上饰演格兰古瓦的两位演员——理查德·夏雷特和弗洛·卡利,那都是真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好男儿。不少女性观众都表示:感觉格兰古瓦帅气不输给剧里英俊著称的菲比斯(那可不是,这两位也都饰演过菲比斯呢),但是,在雨果原著里,格兰古瓦可就没有这么魅力四射了——为了活命,他能对乞丐大王喊出“诗人也是流民,荷马也当过乞丐”;为了活命,明明埃斯梅拉达救过他,他却拒绝了副主教让他去替换吉普赛少女的提议;为了活命,他能够匍匐在国王脚下高喊“为了陛下,死心塌地,呕心沥血,无恶不作。”;最令人又好气又好笑的是——为了活命,在最后关头,面对着迎面而来的追兵,他在山羊和救命恩人之间做出了最终选择,灵活地抱着山羊跑掉了,把无助的吉普赛少女留给了疯狂的副主教和追兵。这样一位为了活着而毫无原则的人,安然无恙地活到了最后,变成了一个悲剧作家。当然,格兰古瓦也并非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是一个普通佃民的儿子,六岁时,父亲被战争中被吊死,母亲被剖腹,靠着乞讨与施舍长大,白天的太阳和夜晚节日的焰火是他唯一的取暖来源,甚至为了在秸秆上睡个好觉,愿意主动被抓进监狱。当过兵、修道士、木工、小学教师……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副主教弗罗洛,传授给了他知识与文化,最终他成了一个诗人、剧作家。在舞台上,格兰古瓦激情洋溢地主持着愚人盛典的狂欢,在原著里,格兰古瓦深深痛恨着这个愚人盛典,因为这个盛典打断了他创作的圣迹剧的上演,以至于他得不到皇家的赏钱。在舞台上,格兰古瓦如同一个飘在中世纪不染俗世情仇的大智者;而在原著里,格兰古瓦是一个混在中世纪,历经磨难,为了生存不惜一切的生动丰满的小人物。05

皇家卫队长菲比斯

彻头彻尾、从未对两位女士动过真心的“渣男”!

菲比斯绝对是仅次于格兰古瓦的“二号洗白人物”!在音乐剧里,埃斯梅拉达和百合花对唱“君似骄阳”将他描绘成太阳神阿波罗一样的人物;而英俊的菲比斯一身白衣,在台上撕心裂肺地演唱《心撕裂》(也就是著名的“爹心累”),高喊——

“一个女人是白天,另一个留给夜晚,一个让我去爱,另一个让我存在!”

背景中,五位舞蹈演员在聚光灯下赤裸起舞,将一个男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纠葛演绎得动人心魄,哲学、凄美又深情,简直是一代情种之王。可惜,原著里的菲比斯从未动过一丝一毫的真感情,无论对埃斯梅拉达还是百合花,渣得彻头彻尾。这个从小混在军队的贵族浪荡子,满眼肉欲满口荤话。对待未婚妻敷衍冷淡,对待埃斯梅拉达引诱欺骗。在得知埃斯梅拉达因为自己被判绞刑以后,首先想到的是撇清关系,不能让贵族社会知道自己和这件丑闻有关。最后,也是他带着人满城搜捕吉普赛少女,将她送上绞刑架。

按照世俗的观点来说,菲比斯是原著里活得最滋润的一个。靠着高贵的出身、英俊的容貌和自私的内心,轻松获得女人与命运的垂青。故事的结局,他顺顺利利地把死去的吉普赛少女抛在脑后,和同样出身高贵的未婚妻百合花喜结连理。

雨果最后带着一点黑色幽默地写道——

菲比斯得到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他结婚了。

命运的真面目:一层细细的蜘蛛网。

弗罗洛曾经用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命运,说命运在你和光明之间挂了一层细细的蜘蛛网,你一腔热情的扑上去,却正好落入命运的网中。埃斯梅拉达之于弗罗洛与卡西莫多,菲比斯之于埃斯梅拉达,皆是如此。或许每一次我们满腔热情,奔向心中的光明、爱与真理,都是一次对命运的自投罗网。但,这就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我们就靠着这一次次的自投罗网,离光明、爱与真理更近。↓↓↓青岛·大剧院艺术节闭幕演出季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演出时间:11月14日19:月15日19:月16日14::月17日14:00演出地点:歌剧厅语言:法语(中文字幕)演出时长:分钟(含20分钟中场休息)演出团体: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演出团票价://////99(售罄)*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20周年纪念版重磅宣传片抢先看?

↓↓↓

开票优惠、演出资讯、精彩活动

担心错过?

赶快置顶/星标我们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kuaik.com/yejx/4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