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发现有晚上出虚汗的症状,但是一般都是不了了之。其实晚上出虚汗也是不能够忽视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晚上出虚汗怎么办,晚上出虚汗吃什么能够缓解症状?
晚上出虚汗怎么办?
1、出虚汗又叫盗汗。男人晚上睡觉出虚汗,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居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2、从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
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常出虚汗的孩子,会导致记忆力下降以及智力发育迟缓。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4、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另一种属病理性。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于生理现象,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5、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6、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至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7、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晚上出虚汗吃什么?
1、食物方面可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李、桃子、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甲鱼、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阴虚火旺的人,应少吃辛辣的东西。火锅最好少吃,鸡肉也不要多吃,蒸、炸、爆、烤的食物也应少吃些。水果中龙眼肉、荔枝能不吃就不吃。
2、冬虫草炖老鸭:每次用老雄鸭一只,去毛和内脏洗净。冬虫草10-15克,放鸭腹内加适量清水,用瓦蛊沸水炖1小时调味,分多次食之。对自汗盗汗,身体虚弱者有效。
3、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
4、浮小麦羊肚汤:浮小麦30克,装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煮至烂熟,捞去布袋,调味,食肚饮汤,一天内分次吃完。连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对虚汗均有效。
孩子晚上睡觉汗多怎么办
1、佝偻病:这类孩子除汗多外,常表现出烦躁、爱哭、睡眠不安、容易惊醒、头部多汗而发痒。头经常在枕头上摩擦,使后脑勺的头发脱落一圈,形成“枕秃”的特征。这是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头骨软化、方形头、囟门较大、闭合晚,胸部可能会出现肋软骨串珠、鸡胸。会走路以后,两腿可能会出现“X”形腿或“O”形腿,同时孩子抗病能力差,容易感冒,易患肺炎、气管炎。
2、结核病: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起初症状不太明显,甚至可能被医生漏诊。一旦症状比较明显时,病情多已发展得比较严重了。这类孩子的出汗以“盗汗”为主,不仅入睡后会多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同时伴有低热、精神不好、胃口不好、体重下降、睫毛弯长等症状。
3、身体虚弱:患有营养不良、贫血、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的孩子,除汗多外,还常常伴有乏力、精神不足、面色苍白、头发稀少、食欲不振等症状。
4、如果仅仅是汗多,孩子精神状况尚好,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体检完全达标,就属于儿童生理性出汗,无需特别治疗。虽然如此,但出汗太多总让人担心。
5、除了因穿衣、盖被过多引起孩子多汗外,饮食也与排汗有直接的关系。现在的孩子不用再担心营养不良,而是要注意营养过剩。高热量的鱼、虾,许多孩子几乎是每天都吃。
6、脾胃虚弱的孩子,不能吃冷饮,水果多数寒凉,平常尽量少吃,冬季尽量不吃。各种食物尽量做烂、做软或剁碎,以减轻孩子胃肠的负担,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只要吃的食物营养丰富、孩子能吸收,慢慢地孩子的体质就会增强,虚汗就会减少。
7、对于黑瘦而胃口不好的孩子,家长可以去中药店买一两鸡内金,在粉碎机里打成粉状,取一小勺,加半勺红糖放入碗中,冲入少量开水,搅匀后,在饭前半小时给孩子吃,每天1~2次。
8、泥鳅汤:取泥鳅3~4条,洗净后放入油锅内炸成微黄色,再加水和少量的葱、盐。泥鳅补气虚、暖脾胃、止虚汗,适合因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而盗汗的小儿食用。孩子可以一周吃2~3次,有助于生长发育。
9、家长可以给孩子做山药粥、山药汤或蒸山药吃。山药能健脾补虚,滋肾养胃,适宜虚汗多的孩子食用。
10、吃专门给孩子制作的固元膏,每天1~2次,一次小半勺,也能止虚汗。
文章根据网络资料整合
仅供参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百漾商城!赞赏